———————————

近期我们通过和公司多场反交流,对公司有了新的认知:作为塔筒企业中的稳健型选手,23年受益于国内海风,24年海外厚积薄发,同时保证陆风基本盘稳定,步步为营持续瞄准高景气市场。

海上:23年海风弹性标的,产能持续扩张

公司紧跟23年海风高景气的趋势,产能方面将蓝岛基地(20万吨)回归海上风电定位;同时,广东阳江或周边海风基地(30万吨)确定性显著提升,后续有望保一争二,预计24年年底投产。

公司23年出货60万吨,其中国内海风20万吨(yoy+186%),占比33%(22年为19%)。

海外:出口深耕多年,24年产能释放有望厚积爆发

公司在澳洲耕耘多年,当前澳洲市占率接近5成。与塔筒下游-海外头部风机厂商Vestas、Nordex等深度绑定,盈利更为可控,且同时积极开发新客户。当前出口陆风的吨净利可以与国内海风持平,且回款更好。

公司对于出口市场采取稳健战略:1)当前海外建厂人工等仍存在较大风险,主要采取国内出口的方式;2)对于海外风机厂商对塔筒的产品品质等要求更高,验厂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公司相关经验丰富,可以无限缩短,后续拓展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其他市场有望厚积薄发。

公司扬州基地(产能25万吨,用于出口)预计23年7月全面投产,24年海外出货受益于产能释放,有望达25万吨(yoy+67%),出口利润占比达26%。

陆风作为基本盘,盈利企稳

22年陆上风电受到疫情等多因素的影响,量利压力均较大。往23年看,风机价格盈利22H1已经见底,对应23年塔筒盈利企稳。

预计公司23年国内出货45万吨(陆风25万吨+海风20万吨 yoy124%)*吨净利711元/吨,海外出货15万吨(陆风)*吨净利800万元,叠加风场业务合计归母净利润4.5亿,对应PE 19X。预计24年出货75万吨(国内55万吨+出口20万吨),叠加风场业务合计归母净利润6.1亿,对应14X,维持“重点推荐”评级。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