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规划

出货量规划:22年出货4.85GWh,23-24年出货25GWh+、50GWh+;主要是大储;

客户结构:22年客户以电力系统公司为主,预计23年将有约30%的量为出口欧美等;

在手订单:满足今年25GWh+出货没问题,【今年1月份接单量明显增加,超过公司预期】;

盈利能力:22年净利率接近10%。定价与碳酸锂挂钩(近期碳酸锂降至45万元/吨左右,对应储能电芯价格约8毛/Wh),净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如何应对竞争及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市场新进入者很多,但调研反馈看,我们发现储能电池板块并非如市场预期的没有壁垒趋于同质化,优秀的电池企业有望保障自身产能利用率,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1、【需要不断进行研发迭代,实现降本增效】:储能电池厂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包括循环寿命提高带动LCOE降低、设计优化带动制造成本下降),来保证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如H电池厂在去年推出300Ah产品后,今年计划再推新品,大圆柱电芯亦在研发推进中。

2、【今明年看,大储电芯产能过剩问题好于市场预期】:今明年大储电芯产能过剩需要两个前提:动力电池厂商切产线做储能+新进入者的产线释放。

1) 动力电池厂商切产线做储能:切产线需要停工约3个月,愿意停工缺产线的企业本身动力电池业务竞争力存疑;

2) 新进入者产线释放:考虑新进入者的产线爬坡速度、成本管控能力、研发迭代能力等,预计并不会对现有格局造成过大威胁。

投资建议

目前大储电池板块的估值水平:

【宁德时代】:预计23年利润440亿元(储能占比23%),对应当前估值26X;

【亿纬锂能】:预计23年利润66亿元(储能占比24%),对应当前估值26X;

【鹏辉能源】:预计23年利润15.2亿元(储能占比86%),对应当前估值22X(考虑定增)。

从今天调研情况看,我们认为储能电池的竞争格局及盈利边际下滑速度等均好于预期,看好具备产品研发迭代优势的电池企业不断实现降本增效,并依靠产能释放实现业绩持续增长的能力。考虑大储行业需求增速(22-25年CAGR+82%),及各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我们维持板块“重点推荐“。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