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板块的超额收益来自需求加速+盈利反转,美国政策固然带来部分长期空间的不确定性,但出海从0到1+中国需求超预期将在接下来几个月密集兑现(春节后国内央国企加大建设+海外迫切寻求低成本模块+三季度前欧洲石油公司招标),并且从一季度开始逐季度完成业绩反转并加速。充电桩作为2023主线中的主线,行情将贯穿全年。

点评: 此次新规本质是对IRA法案的再补充,主要影响面向美国本土的整桩销售企业,但仍存在多种规避措施。

对于模块企业:据我们调研,目前海外120kW直流桩面向经销商出厂价约7-10万(均价0.55-0.83元/W),直接面向美国终端客户价格约15-20万(均价1.25-1.67元/W),而满足海外要求的模块均价0.25-0.35元/W,模块在整桩制造成本占比约40%-45%,若按照直销方式计算成本占比约15%-20%,模块企业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规避55%的充电设备成本要求。

对于整桩企业,新规对IRA补贴个人/住宅端30%的税收抵免(最高1000美元)和商业端6%税收抵免(最高10万美元)提出更严格条件(拿补贴的桩必须在美国生产,且自2024年7月开始,55%的充电设备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目前整桩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①美国建厂或寻找代工厂,②国内桩企做好机柜,简单拆分后运送至美国,交由美国本土组装企业组装后卖给终端客户(但取决于政策松紧程度)来实现美国市场从0到1突破。

影响: 对于整桩企业:

【道通科技】22年充电桩销售额约9000万主要面向美国市场,23年目标10亿元,其中美国与欧洲市场各半,公司美国在建工厂预计于23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可有效规避政策限制。

【盛弘股份】22年充电桩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3亿+收入海外约0.5亿元),海外市场主要开拓与BP、壳牌的合作,主要面向欧洲区域,23年预计收入7亿+收入(其中海外1亿元),若考虑BP、壳牌合作关系后有望更高。

【科士达】22年预计1.2亿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海外市场规模仅500万,22年仍以国内市场为主,预计收入规模2亿+,目前年底前完成欧标认证24年开拓欧洲战略大客户。

【炬华科技】目前公司只涉及到高速公路的DC桩,有望在过渡期前实现交货,维持23年2.5-3亿元收入,30%毛利率预测,若加快力度集中交货有望更高。

对于模块企业可以通过规模优势避免55%制造成本限制:

【通合科技】22年充电模块收入预计3亿左右,海外占比较小,23年大概在6亿元左右,海外市场预计1亿元左右收入规模,目前公司海外主要开拓俄语区与东南亚地区,未来渠道仍以欧洲市场为主。

【优优绿能】全球模块龙头,大客户ABB(未上市前持股7.8%)、Daeyoung、BUCOMEC等为欧洲与东南亚客户,22年预计收入10亿+,23年销售目标22亿元,挑战目标25亿元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