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一体化龙头、持续稳健增长。公司是组件龙头公司,2012年以来组件产量稳居全球前十位。其前身晶龙实业集团04年生产单晶占全国总量70%以上。06年公司第一条电池产线实现盈利,10年电池出货全球第一。组件曾按日本标准代工,高起点积累自有品牌,自10年开始垂直一体化,21年组件全球市占率达14%,22Q2组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N型电池在建及规划达67GW,均处于行业前列。
#光伏需求星辰大海、N型迭代+硅料降价组件龙头量利双升。1)光伏装机持续提升。22/23年全球装机预计256GW/375GW,同增49.7%/46.5%。2)品牌渠道铸就行业壁垒,预计23年出货CR5将扩大至77%,组件市占率持续集中。3)N型渗透率加速上升+硅料降价趋势,组件盈利有望提升。预计23/25年N型占比近30%/50%,新技术+硅料降价趋势下,组件将打开量利空间。
#一体化+品牌渠道实力稳健。1)一体化水平高,成本管控铸就盈利优势。公司一体化产能配套率高达80%,22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40/40/50GW;22Q4单瓦盈利达0.16元/W,组件厂商中位居前列。2)品牌渠道积淀深厚。公司海外渠道数量达336家,海外收入常年占比60-70%;分布式组件23年预计增长至50%;6次被授欧洲顶级光伏品牌,助力海外占比持续提升。3)组件出货持续提升,23年公司预计出货60-65GW,一体化降本+品牌渠道溢价+N型占比提升,全年单瓦净利有望提升。
#N型技术+一体化深化成为新增长点。1)N型技术布局领先。公司定位TOPCon电池,目前量产效率达24.8%+;HJT实现技术突破,平均效率达25%;公司在建及规划N型近70GW,23年预计N型组件出货占比30%+,24年超50%。2)海外高溢价市场产能布局。公司目前海外一体化产能4GW;23年公司美国建厂2GW,或将受益IRA法案,23年对美出货翻倍增长,欧美高价值市场占比预计超40%。3)发展储能+辅材。首个储能项目计划建设200MW,与储能龙头海博思创成立合资公司;加码辅材产能,目前接线盒和焊带自供率达30%,并且新规划500台单晶炉和100吨桨料项目。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53.1/92.3/124.8亿元,同增160%/74%/35%。考虑公司品牌和渠道积淀深厚,N型技术领先,给予公司23年25xPE,对应目标价97.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光伏政策超预期变化、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电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