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暴雷”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

事件:硅谷银行(SVB)在周四宣布,表示将发行股票、出售其投资组合中几乎所有的可供出售证券(或导致18亿美元损失),并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募资弥补亏损”的行为引发市场对硅谷银行前景担忧,有机构建议企业把资金从该银行取出,引发硅谷银行的母公司(SVIB)股价暴跌60%。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硅谷银行“暴雷”的直接导火索是存款过快流失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第一、硅谷银行与初创公司们联系紧密,而2022年美国科技股大熊市,科技公司IPO数量骤减,不少初创公司也出现融资困难,存款账户自然会有抽水。第二、美联储持续加息之下,隔夜逆回购利率已经升至4.55%,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导致更多资金从存款搬家,转移到以隔夜逆回购为主要投资工具的货币基金(MMF)等的方向。

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下,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已经出现明显上行。第一、美联储持续缩表,准备金规模已较高点时下降超过1.2万亿美元(还剩约3万亿美元),并且在结构上,中小银行准备金缩减的规模更大。第二、随着利率抬升,银行在资产端的固定收益资产已经积累了大量未实现损益(持有到期账户中),特别是硅谷银行激进配置了较多MBS等长久期资产。如果一旦被迫出售资产,将会转化为实际损失。第三、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在美国排入前20,但是仍属于地区性银行,无法使用美联储贴现窗口。

相对而言,我们认为美国大行仍然相对稳定,美国银行业短期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高。大行由于更强的吸储能力+较高的准备金比例+可以通过SRF等工具向美联储贴现窗口借钱(虽然也会有污名效应),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不高。从市场定价也可以看到,高盛、小摩、美银等CDS仅小幅上行,并未超过去年底,跟去年英国养老金危机爆发时的水平更是相距甚远。

在当前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的环境下,过去依赖低融资成本的一些商业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美联储鉴于劳动力市场+通胀韧性,大概率还将继续行走在higher for longer的道路上,而经济中的一些“脆弱点”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虽然可能短期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问题,但投资者仍需要对相关风险提高警惕。黑石商业地产(CMBS)地产违约是这样,硅谷银行事件同样如此。

硅谷银行“暴雷”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

事件:硅谷银行(SVB)在周四宣布,表示将发行股票、出售其投资组合中几乎所有的可供出售证券(或导致18亿美元损失),并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募资弥补亏损”的行为引发市场对硅谷银行前景担忧,有机构建议企业把资金从该银行取出,引发硅谷银行的母公司(SVIB)股价暴跌60%。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硅谷银行“暴雷”的直接导火索是存款过快流失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第一、硅谷银行与初创公司们联系紧密,而2022年美国科技股大熊市,科技公司IPO数量骤减,不少初创公司也出现融资困难,存款账户自然会有抽水。第二、美联储持续加息之下,隔夜逆回购利率已经升至4.55%,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导致更多资金从存款搬家,转移到以隔夜逆回购为主要投资工具的货币基金(MMF)等的方向。

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下,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已经出现明显上行。第一、美联储持续缩表,准备金规模已较高点时下降超过1.2万亿美元(还剩约3万亿美元),并且在结构上,中小银行准备金缩减的规模更大。第二、随着利率抬升,银行在资产端的固定收益资产已经积累了大量未实现损益(持有到期账户中),特别是硅谷银行激进配置了较多MBS等长久期资产。如果一旦被迫出售资产,将会转化为实际损失。第三、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在美国排入前20,但是仍属于地区性银行,无法使用美联储贴现窗口。

相对而言,我们认为美国大行仍然相对稳定,美国银行业短期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高。大行由于更强的吸储能力+较高的准备金比例+可以通过SRF等工具向美联储贴现窗口借钱(虽然也会有污名效应),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不高。从市场定价也可以看到,高盛、小摩、美银等CDS仅小幅上行,并未超过去年底,跟去年英国养老金危机爆发时的水平更是相距甚远。

在当前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的环境下,过去依赖低融资成本的一些商业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美联储鉴于劳动力市场+通胀韧性,大概率还将继续行走在higher for longer的道路上,而经济中的一些“脆弱点”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虽然可能短期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问题,但投资者仍需要对相关风险提高警惕。黑石商业地产(CMBS)地产违约是这样,硅谷银行事件同样如此。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