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新增社融31600亿元,预期20767亿元,前值59840亿元。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00亿元,预期14346亿元,前值49000亿元。
社融方面,2月新增社融316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升至9.9%,较前月抬升0.5个百分点。2月新增社融中,人民币信贷仍是主要支撑因素,除此之外,表外票据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均明显多增。一方面与春节错月相关,但融资需求的回暖和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同样助推了当前社融增速的抬升,2月BCI企业融资环境前瞻指数和企业投资前瞻指数较前月均有明显抬升,基本面正在修复之中。
信贷方面,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中长贷余额增速12%,较前月增加0.52个百分点,已连续3月持续抬升。2月信贷数据中,企业端和居民端仍有明显分化,企业端表现依然亮眼,长短端均在历史相对高位。低贷款利率和经济回暖预期共同作用下,企业融资需求有切实回升,而当前信贷环境较为宽松,从供需两端共同支撑了当前信贷的增速表现。居民端方面,中长期贷款虽然仍低于季节性表现,但是较去年2月有所改善,一方面与春节错位有关,一方面与房地产的慢速修复有关。
存款方面,M2同比增12.9%,较前月抬升0.3个百分点。其中新增非银存款下降较为显著,或与政府债的超季节性发行相关。当前宏观与微观流动性分化较为明显,M2同比高增表明当前宏观流动性相对充裕,而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回落则反映出狭义流动性的相对紧张。相较于狭义流动性而言,央行对宏观流动性更为关注,在宏观流动性相对合理充裕的背景下,总量型货币政策的使用概率有所下降。此外,居民与企业存款仍高于季节性水平,M2、M1剪刀差有所走阔,表明当前居民信心仍有待修复。
总体来看,金融数据表现强劲,宽信用周期有望开启。但同时居民与企业端新增存款及M2同比仍然高增,宏观经济活力仍有进一步修复空间。此外,当前海内外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而国内通胀压力较小,相对宽松的政策取向不会变化,但央行后续在新增信贷总量超出合意规模后,或将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适当控制规模,平滑节奏,增强可持续性。叠加M2同比的高增,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未来中国有望进入货币与信用双宽环境。双宽环境下,后续十年期国债利率表现,取决于宽信用速度。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海外经济与货币政策超预期。
2023.3.10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