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性原材料:锂电池极(Lithium – battery grade)、镍电池极(Nickel – battery grade)、天然石墨电池极(Natural Graphite – battery grad)、铜(Copper)、钴(Cobalt)。
关键性原材料:锂(Lithium)、锰(Manganese)、天然石墨(Natural Graphite)、镍电池极(Nickel – battery grade)、磷矿、磷(Phosphate rock、Phosphorus)、铜(Copper)、钴(Cobalt)、镁(Magnesium)。
1、 战略原材料自供比例:到2030年,欧盟自有供应的占欧盟总消费需求比例在开采、加工、回收端分别占比10%、40%、15%。
2、 战略原材料采购多样化:到2030年,欧盟在任何相关加工阶段对每种关键原材料的年消费量可以依赖于第三方国进口,但任何一个第三方国的消费量不超过欧盟年消费量的65%。
综合来看,关键原材料涉及到【正负极、铜箔】,且正极向上延申到【锂、镍、钴】,目前正极在欧洲有产能的系当升科技(规划10万吨),负极(璞泰来在规划)、铜箔暂无。
此外,电池端有宁德匈牙利工厂规划100G,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规划20G,结构件-科达利德国、瑞典、匈牙利合计产值约20亿元+(已投产),隔膜-恩捷匈牙利工厂4亿平(差不多建成),星源材质亦有欧洲产线,铝箔-鼎胜(现有3万吨)。
我们认为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对电车产业链影响不大,单一第三方不超过65%的限制,通过欧洲本地化建厂配套即可,目前看,锂电产业链在欧洲建厂进展较快,而较慢的负极、铜箔有望加速,继续看好全球化的产业链龙头。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