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化工

多氟多2023年投资者交流会要点

公司 1)业绩目标:23年实现营收200亿元,24-25年翻一番,25年以后目标是1000亿元 2)第二增长曲线:氢氟酸、新能源电池 电池 1)软包电池:第一代产品3C、4C和6C,第二代钠电,现已使用,采用多元复合钠,未来做高倍率的无钴 2)方形电池:采用多元复合钠,开发面对未来大规模储能的钠解决方案,已和国外签战略合作协议 3)圆柱电池:易拉罐式结构,采用两头防爆技术,主要应用于小储、EV 3倍率以下及300km以下的车,未来往4680迭代,圆柱技术加上钠电技术应用在两轮及三轮车 钠电 1)进展:17年做六氟磷酸钠,20年布局钠电正负极和电池,现在有正极和负极中试、一条钠电的生产线。去年冬天于黑龙江完成冬标测试 2)产能规划:焦作基地已有钠电池1GWh产能,广西南宁规划5GWh 3)材料:已有500吨正极中试线,300吨负极,24年目标实现正极7000吨,负极2000吨 4)性能:能量密度,第一代产品155wh/kg,第二代目标180wh/kg;低温20-30℃,放电曲线性能表现良好,55℃的高温存储性能好;循环寿命,常温3500次,圆柱高温循环1500次;倍率充电,1C和2C有较好的性能 5)应用场景:两轮车和三轮车;未来钠电作为通讯基站的应用具有前景 六氟磷酸锂 1)价格:6F价格还没到底,预计需1-2月见底 2)出货:22年出货量2.6万吨+,23年预期约5万吨,25年六氟市占率达35% 3)库存:公司碳酸锂库存要求3-5天,一般控制在7-10天 4)产能:现有六氟5.5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1600吨,二氟磷酸锂500吨,其他锂盐150吨 5)技术迭代:第五代正在研发,第四代已投入生产。相比第三代,第四代厂房面积下降60%、制造费用降30%、物料损耗降低18%、折旧下降60%以上 电子化学品 (氢氟酸/硅烷) 1)进展:22年已成功供应台积电 2)规划:预计25年湿电子化学品产能30万吨/年。电子级硅烷目前产能4000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40%,预计2025年干电子化学品产能可达1万吨/年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宝丰

————————— 宝丰能源参与竞拍的内蒙煤矿结果落地,根据内蒙古自然资源交易系统公告,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竞得内蒙纳林河煤矿探矿权,竞拍起始价100亿元,最终竞得价301.5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网上交易系统-资源详情) 我们认为在当前探矿权高价格,且远期煤炭价格中枢回落预期下,不持续抬价竞拍是更优选择,公司长期成长性仍重点在于烯烃产能扩张,重点推荐!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氟化液点评:随国内AI服务器需求提升,降温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加,带动氟化液景气上行

随下游智能化趋势加强,服务器处理器单CPU功耗不断提升,支撑液冷市场景气上行。根据《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可靠性白皮书》,英伟达单GPU芯片功耗突破700瓦,AI集群算力密度普遍达到50kW/柜,高热流电子芯片大量集成导致数据中心的热负荷急剧攀升。传统风冷散热能力差、能耗高,液冷系统冷却能力大幅提升,并能降低传统风冷数据中心90%-95%的能耗。目前液冷系统占比达40%,预计未来不断对传统市场替代。 氟化液是最优液冷介质选择,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电子氟化液是一种无臭无色透明的完全氟化液体,拥有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目前冷却介质多以水和矿物油为主,未来随氟化液在建产能释放和下游验证进程提速,需求有望快速增加。 巨化股份:公司“巨芯“冷却液实现国产化突破,研发出高性能浸没式巨芯冷却液,已通过第三方测试、流动模拟测试、基材兼容性测试和单机运行测试,目前拥有1000吨产能,总规划产能5000吨。 新宙邦:目前公司主要氟化液应用于高端半导体制造领域,清洗剂+冷却液合计产能达2000吨,随2023年下半年海斯福二期产能投产后有望增加至4000吨,远期规划扩产至5000吨产能。机冷方面公司目前正与国家电网合作研发,凭借已有产品的技术积累和产能的放量,未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多氟多交流要点-20230324

1、公司战略:以氟基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为基石业务,后续围绕新能源电池和半导体材料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钠电产品布局:层状氧化物的圆柱电池,0.1C,能量密度155Wh/kg,目标市场二轮车及A00级车;聚阴离子(目前为硫化物)的软包电池,0.1C下能量密度103Wh/kg,目标市场储能。 3、钠电产能及进展:在焦作已完成1GWh改线,后续规划在南宁扩产5GWh;目前已配合车企完成冬标测试,有望快速实现量产。 4、钠电材料与成本:自己布局钠电材料,正极层状氧化物目标成本5万元/吨,聚阴离子1.7万/吨;负极硬碳当前首效89%,容量320mAh/g,目标成本2万元/吨;整体钠电目标成本0.28元/Wh。产能方面现有500t正极/300t负极,24年建成7000t正极/2000t负极。 5、锂电产品布局:河南焦作2.5GWh软包快充电芯产能,广西南宁3GWh大圆柱及2GWh 280产能。软包叠片满足3C快充,主要针对400KM以下车型;大圆柱目前包括60150-50Ah户储产品,后续往4680迭代;280Ah第一代产品和Nidec、ABB、西门子等海外客户合作,第二代产品预计23年6月定型扩展国内大储及工商储。 6、第四代6F产线:新募投的3万吨6F产能采用第四代双向流合成和连续结晶技术,将所需设备数量从200台降至4台,厂房面积下降一半,相比22年投产的第三代3万吨产能单万吨投资额从3亿元降至1亿元,人员数量降低70%,制造费用降低30%。在研第五代合成结晶耦合技术,目标把单万吨投资额降低至1亿元。 7、6F行业看法:目前6F月有效产能约1.5万吨,需求1万吨左右,大部分厂商处于亏损状态,预计1-2月内价格见底。多氟多23年出货目标5万吨,25年市占率目标35%。 8、LiFSI及六氟磷酸钠:FSI现有产能1600吨,在建1万吨会在23年陆续投产。六氟磷酸钠目前毛利率50%以上,后续量起来后毛利率预计降至15%,六氟磷酸钠生产成本比六氟磷酸锂低50%。 9、湿电子化学品现状:现有光伏级氢氟酸4万吨,半导体级氢氟酸1万吨产能。新扩的3万吨半导体级预计年内陆续投产,23年半导体级有效产能2-3万吨,新扩产能采用氟硅酸路线,使用磷肥作为氟的来源,相比现在的萤石提取的氟成本更具优势。 10、湿电子化学品规划目标:22年电子级氢氟酸市占率5%,后面三年通过台积电品牌背书目标扩张至20%;后续通过收购等方式向氢氟酸以外的湿电子化学品进行扩展,25年产能目标30万吨,其中半导体级氢氟酸10万吨,光伏级氢氟酸10万吨,其他湿电子化学品10万吨。 11、干电子化学品:现有电子级硅烷产能4000吨,对应国内市占率40%,25年产能目标1万吨;高纯乙硅烷已完成研发送样,正在逐步推动量产;纳米硅粉已有200吨产能,在建500吨。 12、正在研发的新产品:碳化硅、四氟化硅、全氟己酮等有机氟产品。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瑞丰新材下跌点评:

1.股价下跌原因:市场对公司Q1业绩传言前后差异波动较大。我们跟踪下来,公司最新沟通情况,1-2月销量合计2.5万吨以上,预计23Q1环比22Q4有所下降,主要两个方面,1.一季度相对淡季;2.今年过年在一月份,22年12月有前提备货,加之1月份放假7-9天,我们认为销量环比有所下降符合预期。 2.销量及盈利:22Q1-Q4销量预计2.1/3.4/4.7/4.6万吨。23Q1产品价格维持,原材料价格略有下滑,预计23Q1单吨净利润维持5千左右。费用端,23年股权激励费用6千万,四个季度摊销。1-2月份汇兑损失预计1千万出头。 3.成长性:目前现有产能约20万吨,预计23四月开始相继投产9万吨。公司规划在建46万吨产能,全部投产后总产能达75万吨。 4.空间:短期来看,目前复合剂单吨盈利超过5000元,23年预计公司销量23-25万吨,保守估计全年利润超过10亿元(假设单吨4500元)。远期来看,预计26年公司75万吨产能全部投产,对应利润中枢30亿(假设单吨4000元)。对标海外龙头雅富顿15-20年稳态估值均值约20倍,预计远期合理市值500-600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彤程新材更新反馈

1)收购半导体光刻胶领军企业北京科华,北京科华电子是中国大陆市占率最高的国产半导体光刻胶公司,其KrF光刻胶、G/I光刻胶已经批量供应本土芯片制造厂,包括中芯国际、存储、华虹半导体、武汉新芯、华润上华等。北京科华是唯一被 SEMI 列入全球光 刻胶八强的中国光刻胶公司,G 线市场占有率达 60%,I 线、KrF 光刻胶实现批量稳定供货。 2)Q3 Krf胶量产型号19只,Arf胶验证通过,23H1产生Arf胶收入,下半年在存储客户加速导入,IC光刻胶新增产能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23年半导体光刻胶预计收入3亿;2)轮胎业务出口占比持续提升,国内换胎需求逐步恢复,3) PBAT业务处于调试中,陆续形成产能;4)远期6亿光刻胶利润,40XPE,240亿市值,轮胎树脂5亿+可降解材料2亿,20XPE,140亿市值,合计目标市值380亿,将近70%涨幅空间!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中小盘&中自科技:β与α共振业绩反转,新能源业务多点布局

公司主要从事机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的生产销售,22年实现营收4.48亿元,同比-53.4%,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3年公司在行业与自身突破共同作用下有望业绩反转: 商用车销量恢复构建向上β:2022 年商用车整体销量 330 万辆,同比-31.2%,其中重卡销量 67.2 万辆,同比-51.8%,下滑明显,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国五库存的消化,叠加宏观经济复苏,重卡市场有望复苏至75-85万辆的水平,中期有望重新达到100-120万辆的中枢,给尾气处理行业带来业绩增长基础。 各类车型全面突破,份额提升明显 -天然气车:公司已取得 17 款天然气重卡国六机型公告,位列行业第一,其中 22Q4 公司取得潍柴动力 WP13NG 和中国重汽 MT13两款主力机型的公告,23Q2起份额有望提升至60%; -柴油道路:公司已取得 13 款柴油道路国六机型公告,其中8款已经量产; -柴油非道路: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国四标准,新增80-100亿元市场,公司已取得15 款柴油非道路国四机型公告,量产11款; -汽油车:22 年公司成功进入长安汽车供应链,实现乘用车大客户突破。目前已获得深蓝 SL03 增程版车型、P201 揽拓者皮卡和 MDS201 轻货车型的环保公告,其中 SL03 已实现量产,其它多款车型也将在…

【中自科技更新】重视天然气重卡销量反转机遇

根据方得网数据,2023年2月,国内天然气重卡实销5426辆,同比暴涨214.4%,环比上涨161.7%,高于2018-2022年同期水平;1-2月,国内天然气重卡累销7499辆,比去年同期净增3399辆,同比累计高增长82.9%。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月,中国LNG出厂价格为6700-6400元/吨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气价。 2020年天然气重卡销量达到14.2万辆,中自科技2020年收入达到25.77亿元,其中21.99亿元为天然气重卡贡献,当年公司在天然气车催化剂市场占有率达到48.55%。2022年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天然气重卡销量仅3.73万辆,中自科技天然气车催化剂收入萎缩较明显。2022年下半年公司天然气重卡最新一代超低贵金属方案已获得潍柴WP13及重汽MT13的公告,实现天然气重卡客户CR5的全覆盖,市场占有率有望达60%,2023年将迎来β和α共振。 中小盘&化工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化工&国企改革系列报告(一):

推动优势兑现落地,释放发展优化潜力 新一轮改革重点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定位为目标: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别提出了三大重点和五个部署,整体看下来几个方面尤为需要关注:①强化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弥补产业链缺失;②强化国有企业安全托底作用,提升在能源、资源、粮食、基建方面的稳定能力;③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有淘汰有激励,丰富激励方式;④加大企业创新力度并落地,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创新活力。 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资源端:良好的资源基础或先期布局优势,有望提升长期竞争力。在资源定价明显提升的今天,资源优势多数难以复制。 ☞资金端:具有持续发展的资金实力,并能够获得有序的成长空间,容易在大型项目上行形成高资本壁垒的竞争优势,在投入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循环优势以及产业链配套优势。 ☞技术端:历史持续投入积淀,具有高端材料的研发布局基础,有利于追赶前沿技术,实现技术人才的构建,在高壁垒、长周期、大投资的领域和产品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端:具有协同配置的资产整合空间,易形成产业协同和赋能,通过原料供给或整合渠道进入上市公司,将有望在资源端、渠道端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化工国企已经呈现出边际向好: 较多国有企业开始逐步推进市场化的考核机制,有超过27家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股权激励计划,过去3年有82%的国有企业实现了期间费用率的下行,38%的企业实现了期间费用绝对值的节约。 国企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活力,整体建议关注:①能够进一步获得外部赋能的企业:比如两化合并的相关标的,实控人可以形成产业链原料或渠道赋能的相关标的;②自身通过优化管理,实现自身优势挖掘,释放利润的相关标的;③加速实现优势兑现,能够具有发展潜力或者成长空间的标的。 详细内容及标的梳理可以参考深度报告: 化工&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诺普信:特色作物种植打造浆果第一股!

昨日【诺普信董事长交流】电话会议观点及历史相关纪要请咨询 我们的观点: ■农药龙头企业,规模化下持续受益 公司农药制剂销量处于行业第一,行业规模化背景下,公司借助田田圈共建共享模式,发挥技术产品和渠道品牌优势,实现农药制剂业务的稳步发展。 ■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有望量价齐升 ►高端水果需求潜力巨大 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下,高端水果如蓝莓、火龙果市场整体需求潜力巨大,目前蓝莓国内供应量约20万吨/年,预计需求在100万吨/年以上。 ►两大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公司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核心产品为基质蓝莓及火龙果及其他产品。 1)基质蓝莓: 稀缺性:蓝莓种植对于温差、海拔、土地集约化要求高,国内仅云南地区能充分满足条件,公司在云南流转土地约2.6万亩(已种植1.1万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传统地栽蓝莓上市时间为每年6-7月份,公司基质蓝莓通过对外引种,实现1-5月反季节上市;公司基质蓝莓品种具有颗粒大、肉质鲜美、品质稳定的特点,市场辨识度高。 成本低:综合考虑大棚建设固定建设费用、运营费用等成本。公司目前成本约30+元/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预期未来完全成本下降至30元/kg左右。 2)火龙果及其他品类:火龙果、燕窝果已进入稳产年度阶段(目前已投产5000/2500亩),澳洲坚果预计在24年实现投产。 ■利润测算 ►农药板块:预计实现40+亿/年销售额,预计3亿利润,每年或维持10%左右增长。 ►单一作物产业链:蓝莓22/23年预计新增投产0.6/1.2万亩,预计23/24年实现0.6/2.1吨产量(投产第二年开始产出,预计产出前两年产量分别为1/1.5吨/亩),销售均价预计为5-6万/吨,单吨预计约1.5-2万/吨净利润,23/24年预计实现约1/3亿净利润;公司火龙果、燕窝果等业务预计亦能实现数千万的稳定利润贡献。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诺普信今日涨停,原因与公司今年开始的蓝莓种植进展有关。附:

【化工诺普信: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7.37%,农药行业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高,种植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公司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2.61亿元,同比下降5.33%。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7.37%;扣非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减少3.34%。营业总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系:1)公司整合优化田田圈运营管理,合并报表的控股经销商由上年同期36家减少至本期27家,导致销售并表收入减少3.33亿元;2)公司农药制剂主体业务销售增加0.286亿元,增长1.07%;3)特色作物产业链销售收入增加0.618亿元,增长60.26%。 国内制剂行业龙头,业绩持续回暖。公司主业包括农药制剂和特色作物两大板块,其中农药制剂产品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物营养产品,特色作物则重点布局云南基质蓝莓、海南燕窝果和火龙果。受益下游种植产业景气持续高位,公司主营产品盈利增加带动业绩持续回暖。 农药制剂:行业集中度提高,有望受益种植产业景气提升。公司目前拥有杀虫剂产能2.6万吨/年,杀菌剂产能1.8万吨/年,除草剂产能2.5万吨/年,植物营养1.1万吨/年,助剂400吨/年。受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及行业进入壁垒提高影响,制剂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根据咨询机构Copyright对2021年全国农化行业规模的初步估算,公司在2021年的全国市场份额约4.5%,排名第一。2020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高位提升农药制剂需求,产品价格上涨。尽管上游原药价格亦大幅上涨,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规模成本优势突出,有望克服原材料涨价,从而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大力发展特色作物产业链,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目前在云南布局基质蓝莓约10000亩,在海南的燕窝果种植面积约3200亩,火龙果签约种植面积约7000亩。其中火龙果于2021年首次采收,并于2022年正式投产;蓝莓于2021年5月完成建园定植的基地,2022年一季度首获产出;燕窝果目前已完成种植,预计2023年年初开始产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产品盈利能力可观。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几个特色作物大批量投产,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 我们研究中国农药行业15年,诺普信15年,印度农药8年,历史上多次精准把握了农药行业机会和风险,我们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农药人脉资源,近期《诺普信最新跟踪》《润丰股份深度》《中国和印度农药深度》、《中国和印度化工行业深度对比》、《扬农化工新项目盈利测算》、《利尔化学深度》,《百傲化学最新交流》,《先达股份最新交流》,《长青股份最新交流》、《UPL深度》约交流。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纪要包括(中石科技,风华高科,领益智造,永贵电器,三安光电,思特微,赛微电子,宏微科技,信维通信,晶华微,国科微,TCL 电子,利亚德,木林森,奥拓电子,东软集团,洲明科技,裕太微,深南电路,敏芯股份,气派科技,润欣科技,八亿时空,正帆科技,长阳科技)

勿传播,谢谢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续扰动产品价格,光刻胶板块持续强势

核心观点:本周市场有所承压,其中化工指数下跌2.59%,跑赢沪深300指数2.38%。标的方面,光刻胶板块延续上周的强势表现,而大部分子行业有所承压。估值方面,经过近期的调整,板块估值性价比逐步凸显,具体来说,当前行业PB历史分位数为50%,PE历史分位数为19%。产品价格方面,受益于供给端利好,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比如:液氯;反之,需求端的承压持续压制着部分产品,比如:百草枯、环氧丙烷、BDO;往后看,需求端依然是扰动化工品价格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在弱复苏的背景下,趋势性的涨价概率较低。投资方面,当下需要精选个股,尤其是有业绩有估值的标的。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国资委发文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并表示未来将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大事件二:3月16日,国资委网站公布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其中,7家地方国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0家央地国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本次入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均为地方国企,分别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 大事件三:隆基绿能公告,拟投资建设鄂尔多斯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77.77亿元,本项目将导入公司研发的高效N型TOPCon电池技术,量产电池转换效率将达25%以上。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核心方向更新】

【氟化工板块】供给侧配额管理将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三代制冷剂迎来景气复苏,高端聚合物及氟化液国产化进程提速【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 【电子特气】下游半导体需求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行业进入上行周期【金宏气体】【昊华科技】【百龙创园】需求拉动膳食纤维产能大幅提升,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国内龙头地位显著 【宝丰能源】烯烃产能大幅增长叠加盈利修复,未来煤炭自给率进一步提升 【轮胎】海运费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国内外需求持续回暖【赛轮轮胎】【森麒麟】 【高新能纤维芳纶&UHMWPE】海外地缘冲突背景下,防弹装备需求大幅增长拉动了高端 UHMWPE&芳纶需求,国产化替代叠加芳纶锂电隔膜应用【泰和新材】【同益中】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基础材料与工程】三棵树反反馈

近期我们邀请三棵树管理层至中国香港地区进行反,与海外投资者就公司的近期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长期竞争力与竞争格局进行探讨。 近期家装需求恢复良好,市政类需求亦逐步修复。零售方面,据地产组,2月以来,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步转暖,其中上周二手房销售同比近翻倍,中指62个样本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29%,地产景气度持续修复(1-2月地产竣工同比+8%),带动家装需求持续向好,推动公司C端收入保持高增长。工程方面,由于去年市政基建类需求因疫情中断,年初赶工回补带来了较强需求增量(1-2月公共设施的固投同比+11.2%)。同时,住建部目标今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对工程涂料端需求亦有较强支撑。我们预计,1Q23公司收入有望同比高增,1Q利润转为盈利。 业务聚焦,全渠道、多品类覆盖共铸成长。经历地产快速下行与信用风险蔓延后,未来公司将更为聚焦在涂料的C端与小B端。1)C端:渠道扩张,品类协同加载。公司将持续开拓经销商与门店数量,以加强渠道密度覆盖;扩大对“服务型”门店的拓展(如艺术漆、马上住等),以增强渠道深度。同时,随公司腻子粉等产能落地,配套类产品也将通过门店渠道顺畅加载、提升客单价。2)小B端:渠道下沉,领域细分。公司近两年工程经销商数量快速攀升,迅速下沉至三四线区域;同时领域持续细化,公司不断扩充、孵化专注于工厂、旧改等领域的专业经销商,实现全领域覆盖。我们看好未来3年公司C端通过门店扩充+单店提效,驱动人效上行、利润率走阔;小B端持续细化下沉、巩固优势,抢占碎片化市场,逐步提升议价能力。 小B端供应链服务力领先,C端以高端零售为核心追赶。当前公司与立邦体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22年立邦建筑涂料收入约190亿元;公司约110亿元),主要系零售端立邦体量庞大。公司认为,1)小B端:公司为下游客户提供品牌入库、设计、产品迭代、施工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构筑了坚实的供应链壁垒;2)C端:公司通过高端零售门店为经销商塑造高毛利率的模式,后续再逐步上移至一二线、下探至乡镇,逐步扩充门店与品类(配套产品+低端产品)。我们认为,公司工程端与竞争对手已拉开差距,而零售端通过公司强有力的渠道赋能,有望缩小差距,逐步并驾齐驱。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博菲电气:拟投建7万吨光伏材料产能

事件:公司公告,拟投资不少于10亿元经济开发区,建立全资子公司博菲光伏,具体项目为年产70000吨新能源复合材料制品建设项目,项目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三个月内开工,开工后24个月内竣工投产。 #海上光伏 ①海上光伏组件中,复合材料边框单GW价值量在1.2-1.5亿元。②海上光伏工况恶劣,风吹雨打,因此要求高。③后续可能有25%的降本空间。面板边框原本用铝合金,公司产品可以代替。④和客户共同在做前期研发。 #风电&轨交: ①风电绝缘材料单位需求,粗算单GW在1500-2000万价值量。②估计风电行业绝缘材料中的市占率是20-30%,2021年可能有1.5亿元的收入来自风电行业。公司在海风中的市占率可能也是20-30%。③公司产品价格对比进口便宜很多,价格基本在进口材料的1/2到1/3。 #盈利弹性可能较大: ④21年利润0.76亿;22年利润按量价推算得0.6亿;23年按1.2万吨出货叠加毛利率修复提升单吨盈利10%推算得1亿。当前产能1.2万吨,远期增量产能:IPO募投项目3.5万吨+光伏复合材料7万吨。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气凝胶&晨光新材近况更新

近日中石化入股埃力生,我们解读这一事件标志着中石化加强气凝胶的使用渗透,是对气凝胶行业的重大利好。市场之前担心管道保温需求看不清楚,但从中石化这一行为叠加近两年中石化每年都有10万方的采购框架标落地来看,石化企业在碳中和任务及气凝胶降价趋势下,正在加速导入气凝胶。此外,埃力生目前产能并不能满足中石化一家企业需求,我们认为并不会影响其他气凝胶企业对中石化的供应。中石化入股埃力生进一步说明他们对气凝胶价格较为敏感,利好有成本优势的气凝胶企业。 —————— 晨光新材基本面 1)气凝胶板块,1万方产能(实际产能弹性可以达到2-3万方)预计在3月底如期试生产,目前与下游客户接触中。在建产能方面:江西湖口龙山新厂区规划25万方气凝胶,预计在年内开工,一期规划3-5万方气凝胶,有望在明年投产;宁夏基地一共规划10万方气凝胶,在今年2月已经启动,三氯氢硅等气凝胶上游材料预计在年内投产,而后建设气凝胶项目(1个车间建设周期8个月)。 需求端反馈:1)锂电领域:目前根据几家动力、储能的主流锂电厂反馈,低成本是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2)管道保温领域,气凝胶价格降到7000-8000元/方后预计综合使用成本与硅酸铝打平,后者约百亿级市场规模。此外,近期埃力生专家反馈23年1-2月气凝胶招标量同比增长50%+。 2)硅烷板块,近期市场比较担心硅烷价格及吨利润。但根据卓创及百川等市场报价看,22Q4/23Q1 550、560、570、Si69、171的加权价格环比分别-15.9%/-11.0%,加权价差环比分别-30.19%/-11.94%。近期硅烷产品价格下跌一方面是化工品需求尚未回暖,而硅烷新产能释放;另一方面氯丙烯、硅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原材料价格在22Q4-23Q1有所下调所致。叠加1月份春节影响20天销量,23Q1业绩短期确有压力。但从近期产品价格调整后来测算,550、560等产品吨净利仍有5000元以上,以此测算今年硅烷板块业绩4-5亿业绩。若后续需求回暖,吨利润有进一步回弹可能。 气凝胶板块24年至少有5-8万方产能,保守以方净利3000元推算,对应2亿左右净利润,对应约60亿市值,硅烷板块预计60-75亿市值,合计120-135亿市值。若考虑远期气凝胶产能全部投放后10亿的净利润增量,合计市值可展望到210-225亿市值。而当前市值80亿,近期回调跌出性价比空间,推荐买入。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远兴国内天然碱制纯碱龙头,成本行业第一——化工

1、纯碱下游70%+需求来源于玻璃,2023年地产预期复苏,汽车制造增加,光伏行业高速发展,带动玻璃需求,纯碱价格高涨; 2、公司是全市场唯一一家用天然碱法制纯碱的企业,完全成本约在1000元/吨左右,领先氨碱法/联碱法成本(约1600-1800); 3、大幅扩充纯碱产能,未来成长逻辑清晰,目前公司纯碱产能180万吨,预期2023年中旬银根矿业一期新增500万吨产能,2025年二期新增280万吨产能,合计960万吨纯碱产能; 4、盈利预测:2022-2024E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1.22/42.62/56.42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轮胎及国六短评

海外去库临近尾声,国内基建及出行需求修复,整体国内及海外全钢胎、工程胎、半钢胎需求全面增长。近一个月,国内全钢、半钢开工率不断创新高,代表国内需求较好,截至上周行业半钢开工率73.8%,全钢是68.7%。海外工厂开工及订单逐步修复,随着新产能的逐步释放,整体出货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预计Q2完全恢复正常,带来23年业绩确定性增长。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等。 蜂窝陶瓷及移动源脱硝催化剂等上游材料订单逐渐恢复。2022年重卡市场销量约67.19万辆,2023年1月、2月重卡销量分别约4.6万辆、7.7万辆,结束长达21个月的连降。目前国五车库存基本消化,预计2023年国六车需求明显恢复,促进上游材料企业订单需求提升。国五至国六标准切换,蜂窝陶瓷市场规模提升至2-3倍,市场规模预计近100亿元,脱销分子筛国内需求量预计近7000吨。建议关注蜂窝陶瓷及脱销分子筛相关企业:国瓷材料(蜂窝陶瓷)、奥福环保(蜂窝陶瓷)、中触媒(脱销分子筛)、万润股份(脱销分子筛)、建龙微纳(脱销分子筛)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东材消费电子去库尾声+产能放量+国产化替代+新材料催化,布局时点到来

——————————————— 绝缘材料:光伏PET背板基膜现有产能3W吨,扩产4W吨(2023年放量),光伏需求高增长;电工PP基膜现有产能9000吨,扩产3000吨(超薄线,可用于PP铜箔,2023年投产),新能源、特高压等需求旺盛,盈利能力强劲 光学膜:现有产能9.5W吨,扩产11W吨(2023年4W吨,2024年4.5W吨,2025年2.5W吨),新产品聚焦偏光片离型膜&保护膜基膜以及MLCC离型膜基膜,主要为外资垄断,#公司已导入进杉金、三利谱、三环、风华高科等下游企业,即将迎来放量 电子材料:现有产能接近10万吨/年,22年投产5200吨高频高速特种树脂、6W吨特种环氧树脂、23年投产16W吨酚醛树脂,随着5G等高频高速领域的需求高增,高端电子树脂国产化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公司与生益科技、台光、台耀等覆铜板企业深化合作,改性与高频高速树脂快速放量 PP复合铜箔:复合铜箔替代传统电解铜箔大势所趋,公司拥有超薄PP基膜产能,向下延伸PP复合铜箔,有望在2023年实现放量;PVB:汽车挡风玻璃、高层建筑、光伏钙钛矿电池需求高增长,公司拥有1W吨产能,抓紧技术攻关;质子交换膜:2023Q1 50万平产能有望投产,顺应电解水制氢与车用燃料电池领域高增长;光刻胶:承接成熟技术支持,新材料再落一子,高尖端领域不断拓展 ——————————————— 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预计为4.2/5.6/7.8亿元,消费电子去库尾声+产能集中投放+高端领域国产化替代+新材料加持,东材科技成长空间广阔,随时交流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