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光伏设备

【高测股份】技术引领成就切片龙头,光伏设备开年订单不断

3月20日,高测股份总经理张秀涛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时表示,公司2022年设备同比增长50%,2023年目前已签订单数量也超过同期,预期将进一步增长。 今年来公司先后拿下隆基、晶澳、宇泽半导体等龙头企业订单。一方面,光伏行业持续景气带来硅片环节的扩产需求,进一步带动设备增长;另一方面,薄片化和细线化趋势下,需要满足更高技术要求的新型设备替代存量设备。 公司基于“设备+工艺+耗材”联合研发实力,2020年首推可变轴距切片机GC-700X,领先行业实现“薄与大”兼得,兼容性好,平台化设计可以不断进行模块优化,实现薄片化及细线化切割。 代工服务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半棒半片”引领工艺突破。2021年布局切片代工服务,为行业供应更高良率、更低成本的硅片,助力降本增效。同时,公司创新性推出“半棒半片”切割技术,碎片率相比整片切割更低,在电池端可减少转换损耗,引领产品和工艺的迭代突破。 : 机械/苏萌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设备行业点评】硅片薄片化加速,利好HJT产业化进程

事件:2023年3月6日TCL中环公布了最新的硅片价格,新推出N型110μm硅片,210/182报价分别为8.02/6.14元/片,价格低于P型150μm硅片,210/182报价分别为8.20/6.22元/片。 薄片化是HJT特有的降本项,助力&充分受益NP硅片同价。 HJT采用低温工艺和板式镀膜设备,结合链式吸杂等工艺目前硅片厚度显著薄于PERC和TOPCon且有更大的硅片减薄潜力:PERC硅片理论极限150微米,TOPCon理论极限厚度130微米,HJT量产片厚逐步切换120微米,理论极限80微米,此次中环推出110微米N型硅片意味着更薄硅片产业化进程加速。 HJT将充分受益且助推硅片薄片化带来的NP硅片同价。此次中环新增110微米的N型硅片价格均低于P型150μm硅片,我们认为硅片薄片化能够节省硅料、降低硅片生产成本,但反映到售价端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以210为例,N型110微米硅片相较于P型150微米硅片厚度下降26.7%,售价下降2.2%,价格下降幅度低于硅料节约幅度。未来随着N型硅片规模化形成充分竞争后有望进一步降低N型硅片售价,推动HJT产业化进程。 HJT硅片端优势明显,硅棒利用率&良率更高。 HJT除了硅片薄片化优势外,在半棒半片切割&头尾料利用&边皮利用等技术加持下,HJT的硅棒利用率比TOPCon高10%、良率高4%。 (1)半棒半片切割能够提高4%良率;(2)头尾料利用等提高6%硅棒利用率;(3)TOPCon黑芯片问题放大了HJT硅棒利用率优势约3%;(4)边皮利用:TOPCon中边皮的效率损失至少有0.15-0.2%,而HJT只有0.05%。 HJT单W硅片成本具备更大下降潜力。 (1)HJT:若硅料100元/KG、HJT硅片厚度为80微米时,我们测算得到HJT硅片成本约0.25元/W;(2)TOPCon:若硅料100元/KG、TOPCon硅片厚度为130微米时,我们测算得到TOPCon硅片成本约0.29元/W;(3)PERC:若硅料降低至100元/KG、PERC硅片厚度为150微米时,硅片成本约0.23元/W,我们测算得到PERC硅片成本约0.29元/W。 HJT薄硅片的切片难度增大,我们看好切片代工模式渗透率提升。 目前HJT规模偏小,切片模式多样,(1)自主切片:华晟通过购买高测和宇晶的切片机、购买双良的单晶方锭来自主切半片,积极推动HJT硅片薄片化;金刚购买中环N型整片来自主切半片,树立自主品牌。(2)合资切片:华晟与华民股份、宇晶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安徽宣城建设10GWHJT硅片项目。 未来HJT硅片越来越薄,对切片要求提升,而第三方切片代工厂切片技术优势显著,我们认为切片代工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最佳模式为以切片代工为主,企业保留部分自主切片产能以保持技术研发敏感度。 投资建议:电池片设备环节推荐迈为股份,建议关注捷佳伟创、金辰股份;硅片设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高测股份;组件设备环节推荐奥特维;热场环节推荐金博股份。 风险提示:HJT 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双良节能近况更新

硅片: 1、盈利:分月份来看,环比在上升。1月份处于恢复期,盈利比较低。2月份陆续开工,有半个月处于产能爬坡过程。3月份盈利会更好。 2、稼动率:1月份的开工率50-60%,2月份开工率90%,现在95%左右。 3、N型出货占比30%左右。 4、海外已签订长单保证进口石英砂的供应,供应商按照产能的爬坡曲线来供应。 5、进口砂交给兄弟公司做成坩埚,兄弟公司产能优先保证双良的供应,且成本低. 电解槽: 1、去年已有下线和交付,顺利运行在多晶硅行业。 2、预计今年40亿左右市场规模,也可能更多,明年预计80亿甚至100亿的市场规模。 3、海外市场也有订单倾向,海外(印度、欧洲、中东)投资的意愿度高。 4、催化剂和隔膜目前公司在关注和研发当中。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双良节能】近况更新

硅片: 1、盈利:分月份来看,环比在上升。1月份处于恢复期,盈利比较低。2月份陆续开工,有半个月处于产能爬坡过程。3月份盈利会更好。 2、稼动率:1月份的开工率50-60%,2月份开工率90%,现在95%左右。 3、N型出货占比30%左右。 4、海外已签订长单保证进口石英砂的供应,供应商按照产能的爬坡曲线来供应。 5、进口砂交给兄弟公司做成坩埚,兄弟公司产能优先保证双良的供应,且成本低。 电解槽: 1、去年已有下线和交付,顺利运行在多晶硅行业。 2、预计今年40亿左右市场规模,也可能更多,明年预计80亿甚至100亿的市场规模。 3、海外市场也有订单倾向,海外(印度、欧洲、中东)投资的意愿度高。 4、催化剂和隔膜目前公司在关注和研发当中。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天宜上佳:石英坩埚业务弹性高,23年有望贡献40%左右利润,石英砂涨价将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石英坩埚# 23M2出货3000只; 23年产能:徐州6条线,产能4.5-5万只;江油8条线下半年路线投产; 售价:36寸3月预计破2万,32/33寸1.3万左右,全年均价预计超过1.5万,净利率25%以上; 石英砂:徐州产线能够满足,继续拓展满足江油需求。 23年石英坩埚有望贡献2亿利润,约占利润总额的40%左右。 #其他业务# 轨交:23年轨交出行恢复,预计收入+20%以上,毛利率回归60%以上。 热场:加速抢占市场份额,23年产能约5000吨,其中3000吨23Q1末释放,2000吨23Q4释放;出货目标2500-3000吨;单吨30-35万价格,净利率30%。 碳陶制动盘:23年有望量产上车,合作客户十多家,新势力和传统车厂都在关注,有供2-4盘做初期测试的,100盘做批量路试的。 国防军工:瑞合科技,23年继续完成业绩对赌,4500万盈利。天仁道和,22Q4获得军工资质,实现微利,拐点已现,喉衬、树脂基机构件今年放量。 #投资建议# 预计23年实现盈利5-5.5亿元,轨交业务逐步恢复;热场价格战接近尾声、后发优势更加明显;石英坩埚盈高景气,盈利优异、首次年度并表,业绩弹性大;喉衬和树脂基结构件今年放量;碳陶制动盘有望于今年2季度末上车。目前来看公司基本面都在显著向好,业绩弹性大,强烈推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迈为股份更新 -0303

——————————— 各项新技术进展: (1)0BB:3月在客户端中试,客户端验证需要3-4个月,验证顺利后会导入量产,应用0BB后单W银耗由18mg降至12mg左右; (2)银包铜:公司争取用4个月时间研发,解决正面效率受影响的问题。目前银含量50%,目标30%,预计今年银包铜渗透率30%左右,明年预计70%; (3)设备降本:一是零部件继续国产化,之前CVD中进口零部件占比70%,去年占比40%,未来有望降至5%甚至更低,二是行业规模化降本; (4)电镀铜:8道工序中公司提供其中4道(PVD、印感光胶、曝光、退火),显影、去胶、反刻是和其他的非上市公司合作,电镀和启威星在合作开发水平电镀。预计23年中推出中试线,24年推出量产线,交付铜电镀整线。铜电镀放量时间预计25年左右,目前量产成本上和银包铜哪个更低还不确定。 (5)整体经济性:华晟二期2GW项目满产后通过规模效应、硅片减薄、银浆国产化等方式,电池片成本有望与PERC打平。 投资建议: 23年预计HJT行业扩产50-60GW,主流组件企业23年下半年有望看到一定体量,24年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扩产规模;我们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4亿元,对应当前PE为39X、26X,维持“重点推荐”。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机械 | 光伏设备】高测股份(688556.SH)业绩快报速递

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127.92%;归母净利润 7.9亿元,同比+356.66%;扣非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334.51%。归母净利润位于业绩预告中枢。单4Q22公司收入13.81亿元,同比+132.5%;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489.5%。全年归母净利率22.1%,同比+11ppt;单4Q22归母净利率26.1%,环比+3.8ppt。我们重申以下观点: #切片设备:Q1连续签订大单;在手订单充沛。根据公司新闻:2/1公司中标隆基鄂尔多斯基地100台切片机及部分机加产品订单;2/3公司中标晶澳宁晋、越南基地全部切片机、开方机、磨抛机订单;2/10在宇泽半导体13GW光伏机加设备、切片招标中,公司包揽全部截断机、开方机、磨抛机和切片机订单。 #切片代工:不断向行业头部客户、N型超薄硅片延伸。我们估计2023年公司切片代工出货量28GW,长期规划产能52GW,不足2024年硅片总产能的10%,代工服务扩产仍有较大空间。我们估计,现有产能可能无法满足年初与东方日升签订的10GW HJT半片切片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未来有望新增扩产,出货量有望超过市场预期。硅料降价背景下,TOPCon/HJT薄片化竞争加剧,释放100-120微米薄硅片需求,具备技术优势的切片代工厂有望充分受益。 #金刚线:出货量环比高增长。我们估计4Q公司金刚线出货量在1200万公里左右,而3Q我们估计为800万公里左右。2023年金刚线出货量有望达到6000万公里以上(含自用),年底产能有望达到9000万公里。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2023/24E盈利预测10.52/14.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4年16/12x P/E。 我们近期邀请公司参与专精特新论坛,进行了交流,详询!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机械 | 光伏设备】帝尔激光(300776.SZ)上涨点评

今日帝尔激光上涨8.05%,我们判断主要系: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司TOPCon SE一次掺杂设备订单产能突破100GW。我们重申推荐观点,核心观点如下: #TOPConSE一次掺杂订单超过市场预期。根据公司公告,该设备单GW价值量在700-800万左右,据此测算公司该设备在手订单达到7-8亿元,毛利率水平与PERC大体相当(45%+)。公司TOPCon SE掺杂设备已在头部客户获得0.25%+稳定效率提升,个别客户提效在0.3%+,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SE未来有望成为TOPCon产线标配设备。根据我们统计,目前行业TOPCon累计产能规划近400GW,目前激光SE渗透率较低,我们认为2023年在电池片降本提效需求下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新增市场广阔。公司是PERC时代激光设备龙头,技术积淀深厚,有望继续占据N型电池时代激光设备龙头地位。 #2023年订单期待新技术放量。公司积极布局组件端激光技术,根据公司公告,改技术是改进现有组件方案的全新技术,降低组件生产环节温度,最终给客户带来转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中试设备已于2022年交付客户,公司期望今年有新订单产生。同时公司在电镀铜、钙钛矿领域均有设备布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2023/24年净利润7.64/10.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4年33/25倍市盈率。 我们近期邀请公司参与专精特新论坛,进行了交流,详询!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杰普特交流要点反馈

1、激光器业务看点:1)mopa在锂电领域放量,估计本年度有20%+增速;2)连续光去年有4000-5000万亏损,今年这部分亏损基本消除、影响充分剥离;3)与大客户在叠片极片切割领域开始激光方案合作,可行性在目前储能电池上基本上得到验证。 2、设备业务看点:1)锂电焊接设备业务放量;2)钙钛矿设备目前对接协鑫、万度、大正等,P0-P4都覆盖;3)检测设备在MR、摄像头模组等领域均有批量订单斩获。 3、费用及人员:公司在项目/人员等方面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研发费用本年度希望实现持平。此外,公司产能充沛,惠州基地可支撑40亿左右生产规模,生产扩编需求也较低。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捷佳伟创更新

1、订单超预期。22年公司订单增速超过100%,近期公司公众号发布23年来取得多家客户合计50GW Topcon订单。根据我们测算,到目前为止,2023年以来不到两个月,公司新签订单已达到22年全年新签订单的约50%,全年订单有望超预期,继续保持高增长。 2、Topcon扩产非常迅猛。此前我们预期2023年Topcon扩产200GW,但进入23年以来,龙头电池企业、二三线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和新进入者的扩产都在同步爆发,23年Topcon扩产或将超过200GW。公司作为Topcon龙头,有望保持50%以上份额。 3、钙钛矿完成整线布局。公司22年陆续公告了较多钙钛矿订单,涵盖RPD、PVD、蒸镀等,根据我们测算公司22年钙钛矿订单超过1亿。公司已进行钙钛矿所有设备的布局,预计今年将完成钙钛矿的所有设备的开发,覆盖所有技术路线和所有环节。并且22年来,公司已取得下游大部分钙钛矿企业的订单。公司从产品布局、客户进展两端,奠定了龙头地位。 4、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2、23年订单高增,奠定了公司收入利润高增基础,同时Topcon设备毛利率优于Perc,且规模化效应也将显现,公司23、24年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天通股份:颗粒硅+CCZ产业提速,材料+设备齐飞

#事件: 协鑫中能硅业彩虹工程CCZ设备及工艺开发(年产400MW单晶硅棒)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颗粒硅+CCZ:连续直拉单晶效率高、成本低,较RCZ降本30%。适配颗粒硅应用于N型硅片,碳减排优势明显。 产业提速:颗粒硅渗透率提升+CCZ核心工艺、设备辅材优化(双坩埚、热场等)等产业瓶颈打开,设备材料需求提速。空间测算:预计23-25年,单GW硅片需求CCZ设备60/60/55台,单台价值170/170/165万元,渗透率0.5%/3%/6%。 #天通股份: CCZ产业化先行者,光伏设备+蓝宝石业务景气度高。业务测算:预计23-25年CCZ销量96/521/890台,营收1.6/8.9/14.7亿元,毛利0.5/2.7/4.6亿元。投资建议:预计2021-24年净利润CAGR 28.57%,对应2024年净利润8.82亿元,PE和PB估值分别为19.2和1.7倍,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