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电池设备

机械 |【金辰股份】光伏TOPCon设备量产订单重大突破!期待公司HJT和TOPCon电池设备业务腾飞

1、据公司公告,公司与联营企业伊特纳能源签订0.99亿元设备采购合同,将为伊特纳(淮北)提供PE-poly、PECVD正面氮化硅、PECVD背面氮化硅等电池设备及光伏组件设备。 2、TOPCon设备:2023年为TOPCon行业扩产大年,公司已具备交付全部管式热制程+真空设备和工艺的能力,并获量产批量订单,受益行业高景气、期待公司业务加速突破。 3、HJT设备:公司首台基于微晶工艺的HJT PECVD量产设备已成功交付,预计2023年底前可拿到5GW左右订单,且公司未来将具备提供HJT整线方案能力。我们预计2023年HJT单W成本与PERC打平、传统玩家有望加速布局,预计2025年HJT设备订单市场空间超600亿。 风险提示:HJT/TOPCon电池设备推进速度不达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金辰股份】深度PPT: 【金辰股份-所长对话董事长】 回放 【机械 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从韩电池厂在美扩产态度,再推杭可科技-0305

#LG(25年在美规划超200GWh产能):对于IRA法案偏谨慎(从22Q3开始,LG开始与韩/美/加材料厂逐步签订框架订单,锁定未来在美锂电材料产能),但最近仍然给了杭可美国圆柱订单,主要由于:a)韩国设备厂A-PRO扩产跟不上LG的需求,b)杭可产品性价比高。目前杭可占到LG美国扩产约50%份额。 #SKI(25年在美规划超100GWh产能):偏市场化,杭可原先在SKI只供分容设备,在22年突破到分容和化成,主要是对公司产品力的认可。今年SKI美国田纳西和肯塔基各16条线均公司独供,下半年佐治亚州工厂招标有望再下一城。目前杭可占到SKI美国扩产100%份额。 #三星(25年在美规划超50GWh):摇摆不定,美国产能规划不多,会选择折中地区(如马来/加拿大)建厂。三星主打大方形和圆柱,公司份额在70%左右。 #三家韩电池厂虽然都担心IRA法案但是设备订单给得都不含糊。 中期看,23-24年美国、24-25年欧洲、25年以后东欧、东南亚等地的扩产,国内储能起来后,设备需求也会持续增加。 盈利预测:预计23-24年收入分别为60亿和90亿,对应净利润10(海外6国内4)、15亿(海外10国内5),对应目前PE分别为21x和14x。 ‼我们认为公司有订单、有利润、有持续性,美国扩产独一份,持续推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利元亨:低位定增拓展光伏等业务,彰显平台化发展决心【机械&

事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资不超过33.1亿元,其中控股股东利元亨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认购1.8-2.4亿元。募投项目包括1)华东光伏高端装备产业化项目11.6亿元;2)华东新能源高端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5亿元;3)智能制造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建设项目7.4亿元;4)补流8.6亿元。 点评: 1、光伏项目包括两个子项目“华东光伏高端装备生产基地”9.5亿元和“高效电池片产业化验证项目”2.1亿元,拟在江苏南通新建生产光伏设备的厂房和高效电池片产业化验证线。光伏电池片设备领域,公司22年分别与冯·阿登纳、上海森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光伏(HJT)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本次募投项目将聚焦HJT整线设备,通过建设厂房及实验室,加快布局进度。预计23年7月前,有望看到公司的HJT整线装备样机发布。 2、华东新能源高端装备生产基地项目,计划在江苏南通建设厂房,从事储能电池电芯装配线、刀片电池电芯装配线、大圆柱电池电芯装配线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型锂电池领域的设备产能。 3、智能制造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建设项目,主要是用于公司的智能物流、智能化工厂业务。将建设运营中心并购置设备、软件,打通各生产工序,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整线的数字化程度及管理效率,构建智慧物流仓储系统。智能化设备的加入将为用户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运输方式,在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仓库周转效率,同时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4、截至2月28日收盘,公司市值143亿元,本次募资相对规模较大,但预计发行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40.29%,控股股东仍有较高的持股比例。 5、公司订单饱满,多业务持续拓展。公司22年订单达到100亿,23年目标130亿,且涂布机在C、BYD有出货,叠片机在国轩、蜂巢有出货,顺利实现产品拓展。22年因疫情影响少验收的部分将在23年验收补回。随着验收的增多,公司的相关费用有望被摊薄,且23年股份支付费用也将减少,利润率有望提升。公司在光伏领域布局HJT整线、Topcon丝印、串焊、激光、自动化等环节。HJT整线有望在7月之前推出,Topcon丝印订单已落地,TOPCon激光硼扩设备正在开发,钙钛矿激光已发货。23年光伏订单目标4亿以上,光伏的订单落地,将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量空间,且相关投入得到订单和营收兑现后,也将逐步降低费用率。 6、公司是一个不断拓展、初步显示平台化能力的优质专用自动化设备企业,此次股价低位进行定增,拓展光伏、储能、物流等业务,充分彰显了公司平台化发展的决心。预计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1.5亿元,不考虑定增,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8、12倍,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钙钛矿电池设备行业深度:产业化步伐加快,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核心观点 1、 钙钛矿–优势明显的新一代光伏技术。 ①高效率:钙钛矿材料具有高吸收系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浅缺陷性能等特点,在光电性质上有很大优势,单结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可达30%以上。此外,钙钛矿材料具有带隙连续可调的特点,可制成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进一步突破效率瓶颈。 ②低成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用量少、材料要求低,且工艺简单、制备能耗低、产业链较短,理论上钙钛矿组件的成本可降至0.5-0.6元/W。 ③用途广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透光性强、弱光性能好、可制备成柔性组件等特点,用途更加广泛。 2、产业化探索步伐逐渐加快。 在产业化方面,头部企业已经建成百MW级成熟产线,宝馨科技、奥联电子、杭萧钢构等上市公司也开始钙钛矿产线布局。我们预计2024年头部企业将逐步有GW级订单落地。在稳定性方面,近期纤纳α组件完成IEC61215稳定性认证,为钙钛矿光伏电池的产业化奠定基础。转换效率方面,目前大尺寸组件转换效率在16%左右,我们预计2023年能够达到18%,2024年能够突破20%。 3、设备先行,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相关企业加大布局和开发力度,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探索步伐逐渐加快,预计2026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达16GW ,2030年将达161GW。我们预计到2026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GW设备投资额下降至7亿元,测算2026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超百亿,2030年有望超900亿元。目前P1-P4激光设备、TCO用磁控溅射设备、层压设备等确定性较高,其余各核心膜层设备选择有所差异:钙钛矿层、两层电荷传输层可采用PVD、狭缝涂布、蒸镀、RPD、ALD等技术路线,目前均有有企业涉及或布局。 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1)京山轻机: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92%-119%。在钙钛矿领域,公司目前已布局PVD、蒸镀、ALD等核心镀膜设备,以及玻璃清洗机、干燥机、封装设备,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在钙钛矿设备领域布局较为全面的企业之一。其中公司推出的PVD溅射设备已成熟,蒸镀设备也已实现多个客户的出货,此外公司与高校合作开发的空间式ALD设备正在客户端验证,该设备解决了传统ALD设备效率低的问题,有望在电子传输层中实现应用。 2)捷佳伟创:公司2022年实现了RPD设备、蒸镀设备订单的落地,其中RPD设备进展较快,客户反馈良好。此外,公司钙钛矿整线设备的研发已完成,目前正在与下游客户接洽沟通过程中。 3)奥来德:公司是唯一能提供线性蒸发源的中国厂商,采用线性蒸发源的蒸镀机能较好满足钙钛矿光伏电池的量产制备。2022年11月公司公告建设钙钛矿蒸镀设备开发项目、有机钙钛矿载流子传输材料和长寿命器件开发项目,布局钙钛矿专用蒸镀设备以及空穴传输层材料。 4)德龙激光:公司布局了钙钛矿P0-P4环节中的激光打标、刻蚀、修边、自动化等设备,与纤纳光电深度绑定,在2022年上半年已实现钙钛矿激光设备收入,2023年有望实现更大规模订单的落地。 5)微导纳米:公司以ALD技术为核心,已在光伏领域、半导体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与PVD、CVD等方式相比,ALD具有膜厚控制精准、大面积薄膜均匀性好、薄膜致密等优势,适用于ETL、缓冲层、封装薄膜等膜层的制备。目前公司已取得了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订单。 6)宝馨科技:公司与西电张春福教授合作,开发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预计2023年完成试验线的建设,2024年进入中试阶段,5年内会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的目标,后续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技术也将成为公司的发展重点。 风险提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技术路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风险。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钙钛矿电池设备行业深度:产业化步伐加快,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核心观点 1、 钙钛矿–优势明显的新一代光伏技术。 ①高效率:钙钛矿材料具有高吸收系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浅缺陷性能等特点,在光电性质上有很大优势,单结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可达30%以上。此外,钙钛矿材料具有带隙连续可调的特点,可制成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进一步突破效率瓶颈。 ②低成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用量少、材料要求低,且工艺简单、制备能耗低、产业链较短,理论上钙钛矿组件的成本可降至0.5-0.6元/W。 ③用途广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透光性强、弱光性能好、可制备成柔性组件等特点,用途更加广泛。 2、产业化探索步伐逐渐加快。 在产业化方面,头部企业已经建成百MW级成熟产线,宝馨科技、奥联电子、杭萧钢构等上市公司也开始钙钛矿产线布局。我们预计2024年头部企业将逐步有GW级订单落地。在稳定性方面,近期纤纳α组件完成IEC61215稳定性认证,为钙钛矿光伏电池的产业化奠定基础。转换效率方面,目前大尺寸组件转换效率在16%左右,我们预计2023年能够达到18%,2024年能够突破20%。 3、设备先行,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相关企业加大布局和开发力度,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探索步伐逐渐加快,预计2026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达16GW ,2030年将达161GW。我们预计到2026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GW设备投资额下降至7亿元,测算2026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超百亿,2030年有望超900亿元。目前P1-P4激光设备、TCO用磁控溅射设备、层压设备等确定性较高,其余各核心膜层设备选择有所差异:钙钛矿层、两层电荷传输层可采用PVD、狭缝涂布、蒸镀、RPD、ALD等技术路线,目前均有有企业涉及或布局。 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1)京山轻机: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92%-119%。在钙钛矿领域,公司目前已布局PVD、蒸镀、ALD等核心镀膜设备,以及玻璃清洗机、干燥机、封装设备,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在钙钛矿设备领域布局较为全面的企业之一。其中公司推出的PVD溅射设备已成熟,蒸镀设备也已实现多个客户的出货,此外公司与高校合作开发的空间式ALD设备正在客户端验证,该设备解决了传统ALD设备效率低的问题,有望在电子传输层中实现应用。 2)捷佳伟创:公司2022年实现了RPD设备、蒸镀设备订单的落地,其中RPD设备进展较快,客户反馈良好。此外,公司钙钛矿整线设备的研发已完成,目前正在与下游客户接洽沟通过程中。 3)奥来德:公司是唯一能提供线性蒸发源的中国厂商,采用线性蒸发源的蒸镀机能较好满足钙钛矿光伏电池的量产制备。2022年11月公司公告建设钙钛矿蒸镀设备开发项目、有机钙钛矿载流子传输材料和长寿命器件开发项目,布局钙钛矿专用蒸镀设备以及空穴传输层材料。 4)德龙激光:公司布局了钙钛矿P0-P4环节中的激光打标、刻蚀、修边、自动化等设备,与纤纳光电深度绑定,在2022年上半年已实现钙钛矿激光设备收入,2023年有望实现更大规模订单的落地。 5)微导纳米:公司以ALD技术为核心,已在光伏领域、半导体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与PVD、CVD等方式相比,ALD具有膜厚控制精准、大面积薄膜均匀性好、薄膜致密等优势,适用于ETL、缓冲层、封装薄膜等膜层的制备。目前公司已取得了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订单。 6)宝馨科技:公司与西电张春福教授合作,开发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预计2023年完成试验线的建设,2024年进入中试阶段,5年内会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的目标,后续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技术也将成为公司的发展重点。 风险提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技术路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风险。 交流:机械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海目星交流要点反馈

1、订单总量:去年77亿新增订单,本年度有望突破100亿,锂电、光伏提供主要增量,消费电子、钣金目前看来有望维持现有规模; 2、出货值:去年出货值达到60亿,人员年初4000、年末近8000,拉平全年人均出货值达到100万元左右,仍有提升空间;今年目标出货值80亿+,在锂电/光伏仍有进一步人员扩充规划; 3、利润率:去年毛利率为30%出头,本年度有望维持,主要系公司锂电装配线业务毛利率较高,净利率公司目标继续提升至10%以上。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