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汽车

爱柯迪:22Q4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产能持续扩张,持续推荐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YOY+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其中,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YOY/QOQ分别+45.1%/+3.8%;归母净利2.4亿元,YOY/QOQ分别+678.2%/+24.2%。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营收分别为57、73、89亿元,YOY为34%、37%、23%,归母净利分别为8.5、10.6、13.3亿元,YOY为31%、25%、26%,EPS分别为1、1.2、1.5元/股,对应PE24、19、15x,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业务+智能驾驶”新产品放量,客户向国内新能源集中 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同比+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业绩好于预期。 客户结构变化: 22年国内客户占比提升至41.88%,同比+8.3pct; 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同比下降5.4pct。 规模效应凸显,原材料、海运费价格回落 22年公司毛利率27.8%,同比+1.5pct,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回落,预计未来毛利率向好: 铝合金价格从22Q3开始回稳, 成立马来西亚爱柯迪,24年将实现原材料价格部分可控, 全球疫情恢复,海运费下降。 22Q4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0.2%,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5/5.0/-2.2pct,同比分别+0.5/-1.2/-1.2/-7.2pct,规模效应凸显,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是由于22年汇率正向影响,23年将采用外汇期权对冲汇率风险。 持续加码新能源产能,收购富乐太仓产生协同效应。 新能源需求强劲,2022年新能源订单占比约70%, 公司加码新能源产能,柳州、爱柯迪智能制造园、墨西哥投产,安徽一期(270亩)将于24H2交付。 富乐太仓与本部形成协同效应,富乐太仓净利率达16.17%(2021年净利率为10.69%)。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汇率、原材料、海运波动;新能源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重视电动车本轮行情

年初以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从需求来看无论是年初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近期燃油车由于7月开始的排放标准切换带来的去库存都使得大家对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比较担忧;2)从供需来看,20Q4到22Q2左右材料环节持续2年的价格上行趋势带来了原有企业和新进入者的大规模扩产,行业整体从供不应求进入到供过于求的阶段。 我们认为市场此前的悲观因素已经在股价中充分反应,从22Q4以来大家一直在交易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预期,叠加3月初锂矿返利和燃油车降价也使得大家对复苏的节奏和预期更加谨慎,随之而来的是行业整体估值下滑到20X PE以下,材料环节回到10-15X PE。从行业变化来看:1)Q1目前已经是处于全年基本面最低的季度,后续3个季度只会延续环比提升的态势;2)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已经来看部分环节开始出清,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甚至亏损状态;3)从碳酸锂价格来看目前现货市场散单已经出现23W左右的成交较,期货市场价格回到20W以内,已经接近宜春锂云母的开采成本,价格有望触底稳住。 反弹优选电池龙头和出清的材料环节:1)电池23年将会经历一波行业洗牌阶段,龙头企业在经历了行业出清以后将有望迎来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23年也是考虑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控成本的年份,重点推荐宁德、亿纬;2)材料环节我们认为电解液最先出清,Q1尾部企业已经出现亏损或者盈亏平衡,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享受上游材料端的盈利,推荐天赐材料、新宙邦,3)此外具备具备成本优势的材料企业也将充分受益:科达利、中伟、鼎胜、德方。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文灿集团: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金属+汽车) 集团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协议双方将在供应链四大维度进行深度合作:近地化、低碳化、数字透明化以及全球化:具体包括实现在蔚来合肥工厂周边的供应支持,开展在低碳材料利用和供应链降碳的实质性落地,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合作; 2、在车身一体化压铸结构件轻量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在一体化电池盒、三电部分产品和汽车底盘等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探讨; 3、在2025年之前实现近地化供应以及文灿工厂数字化系统的打通; 4、在低碳/绿铝材料方面,双方共同设定目标与举措; 5、本次协议有效期为5年,双方协商一致后可续签本协议。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比亚迪:新车陆续上市,智能化布局加速,持续推荐

近期市场传言比亚迪减产,我们了解到该行为仅为新老车型切换时的产线调整,3月销量环比继续向上,Q1有望接近60万出货量。22日总理于长沙调研,首站前往比亚迪,给予了高度赞扬,结合公司短期订单、车型和长期技术实力,我们认为应当保持乐观。 新车陆续上市,价格和配置具有较强竞争力。2月10号秦plus2023款打响混动换代第一枪,公司推出9.98万丐版继续挤压合资燃油车,其他正常版本价格基本不变,配置提升,半个月订单即超过4万,市场反馈良好。3月16日,汉EV和唐DM-i冠军版上市,汉最低价格降至20.98万,唐DM-i各方面配置大幅提升,上市当日订单8196台。后续宋pro、宋plus等车型即将陆续改款,新车海鸥、腾势N7也将陆续上市,公司今年280-300万量的确定性依然很强。大家担心的利润,一方面汽车行业销量更重要,另一方面碳酸锂降价、零部件降本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空间,我们依然维持今年280-300亿左右净利润。 与英伟达深入合作,智能化加速。近期英伟达宣布比亚迪将于2024年大批量使用DRIVE Orin集中式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Orin是英伟达最新一代智能汽车计算平台,算力达254TOPS(每秒可执行254万亿次操作),相比上一代Xavier系统级芯片运算性能提升了7倍,王朝和海洋均有望搭载。腾势N7即将于2023年二季度发布,使用英伟达的Hyperion 8计算平台,N7配备了12个摄像头+2颗激光雷达+10个超声波雷达。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整车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产品竞争力,比亚迪纯电和混动从技术、成本、市场定位、品牌、渠道目前来说均为行业领先,继续推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电动车板块更新(3.24)

1、近日碳酸锂期货价大幅下跌,跌破20万元/吨,现货电碳29-31万元/吨,工碳25-27万元/吨,仍处于价格下行通道。碳酸锂较去年11月高点降幅超过50%,考虑到新开锂矿成本普遍在10-20万,碳酸锂此轮价格降幅的中继点可能在20万元附近。期货价格的大幅下滑可能与少量渠道库存的低价散单成交有关。 2、锂价大幅下行带来锂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碳酸锂每10万元降幅对应单车平均成本下降约3500元(50kwh),此外其他锂电材料价格也在快速下滑,截止21日除开正极,其他主材较去年11月高点合计下降约0.04元/wh,综合看如若碳酸锂价格降至20万元/吨,单车电池成本降幅将超过1.6万元。 3、大部份锂电中游环节目前仍处于产能释放-》价格下行-》盈利下行的周期中,其中电池的盈利水平在22年下半年以来逐步回升,23年也应该能够维持在22Q4的水平,碳酸锂、材料价格的下行会与下游客户进行分享,目前电池板块估值也普遍在20X附近,有望最先在电动车板块中反弹。而整体板块的反转趋势还是要重点关注:1、需求转好以及去库周期结束。2、各环节1季报盈利维持相对稳定的企业可以重点关注。3、4.18上海车展。4、资金面逐步触底,电新板块尤其是新能源车板块的资金拥挤度已大幅下降。5、美国IRA细则将于下周落地。 4、板块反弹重点推荐: 结论,锂电池头部公司今年估值20倍,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蔚蓝锂芯(下半年基本面有望反转)、国轩高科/孚能/鹏辉等。 其余:当升科技、星源/恩捷、科达利/祥鑫(汽车)、天赐/璞泰来/容百/石大/德新(交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能源今日重要公告20230324

【业绩公告】 1、1)天能股份2022年营收419亿元(+8.18%),归母净利润19.1亿元(+39.3%)。其中2022单Q4营收118亿元(同比-1.06%,环比-7.60%),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59.1%,环比-28.2%)。2)拟每股派0.60元(含税) 2、1)硅宝科技2022年营收26.9亿元(+5.43%),归母净利润2.50亿元(-6.48%)。其中2022单Q4营收6.75亿元(同比-22.7%,环比+5.91%),归母净利润8,448万元(同比-20.3%,环比+34.0%)。2)拟每10股派3.00元(含税) 3、1)泛亚微透2022年营收3.64亿元(+15.1%),归母净利润3,134万元(-52.8%)。其中2022单Q4营收1.19亿元(同比+12.4%,环比+19.7%),归母净利润-1,146万元(同比-150%,环比-170%)。2)拟每10股派5.00元(含税) 【对外投资/增资子公司】 1、格林美与SK On、ECOPRO共同签订谅解备忘录,拟在2023-26年内以合资企业方式投资64.0亿元,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中建设年产4.30万吨新一代超高镍多元前驱体及其配套镍钴锰原料体系的制造工厂,后续产能建设规模将不少于10.0万吨 2、泛亚微透子公司大音希声拟投资1.91亿元建设无机固态气凝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年产能30.0万平方米 3、江特电机拟以2,000万元自有资金增资全资孙公司江腾锂业,用于宜丰项目顺利开展 【减持】 1、科达利股东大业盛德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不超过234万股(占总股本1.00%) 【中标】 1、飞龙股份获某上市公司商用大巴及储能项目电子水泵总成定点通知函 【股权激励计划】 1、赛力斯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授予的激励对象将于3月30日-4月28日限制行权 2、小鹏汽车2019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第四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本次激励对象人数12人,拟归属股票291万股(占总股本0.17%) 【核心技术人员辞职】 1、天能股份核心技术人员陈飞因个人原因辞去子公司天能帅福得高级工程师职务 【解禁】 1、元琛科技200万股限售股(占总股本1.25%)将于3月31日解禁上市 【质押】 1、比亚迪股东吕向阳质押200万股(占总股本0.07%),目前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91% 【其他】 1、华友钴业将“华友转债”转股价格由84.19元/股调整为84.20元/股 2、天能股份预计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金额约为145亿元(同比+53.0%) 3、泛亚微透预计2023年度与关联方江苏源氢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同比+431%) 4、艾华集团子公司江苏立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2-24年内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5、天能股份变更及终止部分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合计8.10亿元用于“湖州南太湖基地年产10GWh锂电池项目”、“大锂电研发平台建设”等项目 【特斯拉交车周期】 1、Model…

电动车板块更新(3.24)

1、近日碳酸锂期货价大幅下跌,跌破20万元/吨,现货电碳29-31万元/吨,工碳25-27万元/吨,仍处于价格下行通道。碳酸锂较去年11月高点降幅超过50%,考虑到新开锂矿成本普遍在10-20万,碳酸锂此轮价格降幅的中继点可能在20万元附近。期货价格的大幅下滑可能与少量渠道库存的低价散单成交有关。 2、锂价大幅下行带来锂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碳酸锂每10万元降幅对应单车平均成本下降约3500元(50kwh),此外其他锂电材料价格也在快速下滑,截止21日除开正极,其他主材较去年11月高点合计下降约0.04元/wh,综合看如若碳酸锂价格降至20万元/吨,单车电池成本降幅将超过1.6万元。 3、大部份锂电中游环节目前仍处于产能释放-》价格下行-》盈利下行的周期中,其中电池的盈利水平在22年下半年以来逐步回升,23年也应该能够维持在22Q4的水平,碳酸锂、材料价格的下行会与下游客户进行分享,目前电池板块估值也普遍在20X附近,有望最先在电动车板块中反弹。而整体板块的反转趋势还是要重点关注:1、需求转好以及去库周期结束。2、各环节1季报盈利维持相对稳定的企业可以重点关注。3、4.18上海车展。4、资金面逐步触底,电新板块尤其是新能源车板块的资金拥挤度已大幅下降。5、美国IRA细则将于下周落地。 4、板块反弹重点推荐: 结论,锂电池头部公司今年估值20倍,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蔚蓝锂芯(下半年基本面有望反转)、国轩高科/孚能/鹏辉等。 其余:当升科技、星源/恩捷、科达利/祥鑫(汽车)、天赐/璞泰来/容百/石大/德新(交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本周海外客户关注:

近期硅谷银行事件和瑞信AT1减记加剧了市场对银行危机升级的担忧,投资者担忧可能会引发金融机构更大范围的流动性风险。更悲观的投资者预期全球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开始寻找避险资产。相比港股受到的海外流动性冲击,A股调整幅度相对较小。有客户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下,A股有可能成为避险资产,从北上资金近期陆续加仓A股也能看出外资对于A股相对积极。 人工智能:上周chatgpt-4、百度文心一言、微软copilot相继发布,市场热度持续。虽然有客户认为AI板块特别是A股公司依然处于只有概念没有业绩的阶段,但板块近期依然创出新高,投资者看好AI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除了应用端受益,也将大幅推动云计算、数据处理、储存等相关需求。百度在发布会当天大幅下跌,但随后几天股价迅速反弹,也说明板块情绪高涨,投资者对于文心一言未来的发展有较大期待。 互联网:拼多多周一公布业绩后,股价大幅下跌14%。虽然4Q22收入同比增长46%,但低于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忧收入增速放缓,在京东推出百亿补贴后,行业竞争加剧。投资者认为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更为重要,反映了疫情结束后首个消费复苏季度各家公司的竞争力。腾讯周三发布业绩后,周四股价上涨8%。4Q22净利润同比增长19%,是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恢复两位数增长。在看到游戏版号核发恢复正常、视频号商业化加速、以及公司在AI大模型领域的布局展望后,市场对于腾讯的悲观情绪扭转,各家投行纷纷上调腾讯目标价,南下资金和外资周四买入腾讯。 汽车:近期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从新能源汽车蔓延至传统燃油车,国内汽车市场本月掀起了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年初以来汽车销售承压、企业终端库存急剧上升。但在车企陆续公布降价之后,销量不升反跌,更多消费者形成降价预期,持币待购。虽然最近一周汽车股股价小幅反弹,但投资者对于汽车板块依然非常悲观,认为基本面反转还需要等待。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南芯科技*产业深度】电荷泵翘楚拓矩阵蓝图,通用产品力屡复制成功

即走进“芯时代”系列之五十九,公众号“远峰电子”已外发;公司聚焦电源及电池管理,八大产品线用于消费、汽车及工控;电荷泵充电管理芯架构最完善,跻身全球第1梯队;未来将以自身技术沉淀及产品迭代,推动足具竞争力方案,不断复制过往电荷泵的成功;创始人及核心曾就职全球模拟IC龙头TI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可提供从充电端到设备端整体方案的厂商,包含AC/DC、DC/DC、协议芯、电荷泵、开关充等,兼具高压700V-BCD工艺、集成内核的嵌入式工艺等,电荷泵高效架构有望延伸至更多领域。智能机小型化、高功率等,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入,提供中长期强劲增长动力 ①快充成提性价比“卖点”,电荷泵技术热损较低为理想方案:有线/无线充电最高充电功率提高成必然;240W有望成最大有线充电功率,50W为最大无线功率 ②电荷泵芯跻身全球第1梯队,有望率先覆盖4:1架构:产品架构,除海外及中国台湾厂未披露外,公司架构覆盖更全;产品数量,TI以91款排第一,南芯14款次之;公司第二代电荷泵,最高输出120W,充电效率峰值98.65%,工作电流12A下,效率97%以上,性能优于同业;在研大功率项目,预覆盖4:1架构,8A充电效率有望维持97%以上,持续引领 ③成功路径不断复制,多产品过车规,智能驱动芯有望H2量产:人机接口、车载显示、设备互联、远程信息等将陆续进入汽车成标配,带动专用电源管理芯及多功能集成智能驱动芯需求;在汽车前装中公司多颗无线/有线充电产品过AEC-Q100车规认证,并实现大规模量产;在影音娱乐及车身控制系统,部分DC-DC电源完成车规认证,陆续量产;智能驱动芯目前在样,有望23 年H2进量产阶段 ④便携储能核心模块近全覆盖,工业级SSR控制芯满足多应用:可覆盖便携移动储能核心(除逆变外),以公牛600W户外电源为例,内置多款南芯产品;工业级SSR控制芯(SC303x/SC304x)面向工业类、TV/Monitor等 风险提示:库存&需求,新品迭代,电荷泵竞争等不达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爱柯迪:22Q4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产能持续扩张,持续推荐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YOY+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其中,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YOY/QOQ分别+45.1%/+3.8%;归母净利2.4亿元,YOY/QOQ分别+678.2%/+24.2%。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营收分别为57、73、89亿元,YOY为34%、37%、23%,归母净利分别为8.5、10.6、13.3亿元,YOY为31%、25%、26%,EPS分别为1、1.2、1.5元/股,对应PE24、19、15x,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业务+智能驾驶”新产品放量,客户向国内新能源集中 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同比+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业绩好于预期。 客户结构变化: 1⃣️22年国内客户占比提升至41.88%,同比+8.3pct; 2⃣️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同比下降5.4pct。 规模效应凸显,原材料、海运费价格回落 22年公司毛利率27.8%,同比+1.5pct,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回落,预计未来毛利率向好: 1⃣️铝合金价格从22Q3开始回稳, 2⃣️成立马来西亚爱柯迪,24年将实现原材料价格部分可控, 3⃣️全球疫情恢复,海运费下降。 22Q4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0.2%,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5/5.0/-2.2pct,同比分别+0.5/-1.2/-1.2/-7.2pct,规模效应凸显,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是由于22年汇率正向影响,23年将采用外汇期权对冲汇率风险。 持续加码新能源产能,收购富乐太仓产生协同效应。 1⃣️新能源需求强劲,2022年新能源订单占比约70%, 2⃣️公司加码新能源产能,柳州、爱柯迪智能制造园、墨西哥投产,安徽一期(270亩)将于24H2交付。 3⃣️富乐太仓与本部形成协同效应,富乐太仓净利率达16.17%(2021年净利率为10.69%)。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汇率、原材料、海运波动;新能源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合资渠道及年降调研核心观点

#终端数据底部-看好价格战尾声反弹 当前终端数据维持30w左右(年化1500w),核心原因在于去年政策透支+当前价格战导致的持币观望;我们认为随着价格战演绎至中后段(4月车展新车上市,各家清库基本完成),持币观望情绪改善后将获反弹(终端进店量改善,但数据未明显恢复,表明需求在,但观望情绪影响需求向订单转化),数据将逐步往40w以上恢复(对应年化2000w,亦是历年底部)。 #短期波动不改自主长期确定性 前期自主份额提升主要靠10-15w油车+25w以上电车(2年时间提升10pct,上一轮8年提12pct),23年自主开始依靠混动打入15-20w价格带(合资主战场),份额提升加速,当前价格战亦是二线合资受自主挤兑后的困兽之斗,二线合资将逐步出局。 #实际终端折扣-热销车型未有明显降幅 本田:大幅降价仅针对国六a,雪铁龙C6针对湖北区域降价较多,但大部分被二手车商买下,热销车型降价幅度1w;雅阁 2w,去年1-1.5w。 奥迪:A4、Q5折扣提升4-5%,A6折扣提升5-6%;冲量车型调价幅度大,小众车型幅度小。 宝马:X7 6w,X5 1-2w;5系 6-7w,3系 5w;降幅是真实成交价格。 #库存短期可恢复至正常 本田:国六a总库存6-8月,东区占40%;预计清库工作4月底5月初完成,4月中下旬车源减少价格回升。 奥迪:国六a库销比0.2,总库存2,正常1.5。 宝马:总库存1.1-1.2,0.7-0.8为理想水平。0.6-0.7,南北1.3-1.5,价格下探后销量达预期,预计3月批发库存能均衡。 #价格战可能导致供应链年降增大 B年降外因在于需求较弱,整车价格战降加大成本压力;内因在于车型上量,谈判筹码更多。 风险提示:渠道调研样本限制无法反映行业真实情况的风险 已结束: 终端系列1:#T厂商区域渠道专家 终端系列2:#主流合资品牌本田 终端系列3:#头部合资品牌奥迪 终端系列4:#头部合资品牌宝马 热点系列1:#B降价情况和后续策略 #如需相关交流学习请私戳 【汽车 】陆续加入ing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祥鑫重申推荐0323

1)汽车:埃安今年2月份销量3万余量,#3月份埃安预计5万余量产量,祥鑫在埃安单车价值量约#3000元,3月份公司汽车结构件收入环比大幅提升。 2)动力电池:#在宁德份额和asp双升,给比亚迪公司有望提供托盘(新增),给EVE进一步深度合作(不限于动力电池箱体,还有储能柜)。3月份排产环比进一步提升。 3)光储:H数字能源招标预期越来越近,以往公司在华为逆变器的份额都在#30-50%,并部分给H代工(后期或是主流)。其他优质客户有solaredge、阳光电源、固德威、新能安、闻储、海辰等。 4)潜在催化:#特斯拉(海外)开拓进展、H招标、产能扩张、电新壳进展、净利率提升等。 5)从估值来看:预计23/24年净利润8/12亿元,#23年仅11倍左右估值(不考虑定增),24年仅7倍估值。 特别的:#公司基本面没有问题,下游车企未要求公司降价(地方补贴由政府出资,非车企承担),且3月份排产比预期好,特别是汽车。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爱柯迪:22Q4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产能持续扩张,持续推荐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YOY+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其中,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2.4亿元,YOY/QOQ分别+45.1%/+3.8%;归母净利2.4亿元,YOY/QOQ分别+678.2%/+24.2%。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3~2025营收分别为57、73、89亿元,YOY为34%、37%、23%,归母净利分别为8.5、10.6、13.3亿元,YOY为31%、25%、26%,EPS分别为1、1.2、1.5元/股,对应PE24、19、15x,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业务+智能驾驶”新产品放量,客户向国内新能源集中 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7亿元,同比+33.1%,归母净利6.5亿元,YOY+109.3%,业绩好于预期。 客户结构变化: 1⃣️22年国内客户占比提升至41.88%,同比+8.3pct; 2⃣️22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同比下降5.4pct。 规模效应凸显,原材料、海运费价格回落 22年公司毛利率27.8%,同比+1.5pct,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回落,预计未来毛利率向好: 1⃣️铝合金价格从22Q3开始回稳, 2⃣️成立马来西亚爱柯迪,24年将实现原材料价格部分可控, 3⃣️全球疫情恢复,海运费下降。 22Q4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0.2%,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5.5/5.0/-2.2pct,同比分别+0.5/-1.2/-1.2/-7.2pct,规模效应凸显,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是由于22年汇率正向影响,23年将采用外汇期权对冲汇率风险。 持续加码新能源产能,收购富乐太仓产生协同效应。 1⃣️新能源需求强劲,2022年新能源订单占比约70%, 2⃣️公司加码新能源产能,柳州、爱柯迪智能制造园、墨西哥投产,安徽一期(270亩)将于24H2交付。 3⃣️富乐太仓与本部形成协同效应,富乐太仓净利率达16.17%(2021年净利率为10.69%)。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汇率、原材料、海运波动;新能源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汽车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冠盛股份:零部件出海隐形冠军,拥抱新能源第二成长曲线(23年PE仅10倍,低估值高成长!)

————————— 1⃣️公司专注底盘系统零部件,核心产品传动轴总成、等速万向节售后市占率全球第一,产品种类齐全,全球范围车型基本全覆盖。未来增长来自AM+OE双轮驱动: 2⃣️AM:1)全球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稳步提升,售后零部件更换需求增长;2)公司海外渠道布局进入收获期,疫情对供应链影响消散,利润率望提升;3)多条新产品线加载,毛利率更高,复合增速30%+。 3⃣️OE:1)前装市场已配套赛力斯,在谈客户包括蔚小理、埃安、比亚迪等;2)合作国机精工新研发驱动电机轴承,驱动电机轴承行业目前外资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3.8亿元,当前PE 10/8倍。考虑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0-30%,市场上零部件出海标的稀缺性,给与23年15-20倍PE目标,市值仍有较大提升潜力。 ————————— 需要公司详细资料调研/反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路透:中国比亚迪减少两座工厂工人每周工作时长,産能料进一步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两座中国工厂减少了工人的每周工作时间,这可能将使公司1月就有所下降的産能进一步降低。据四位知情人士和路透看到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比亚迪将深圳和西安工厂的工人轮班次数从每日三班减少到每日两班。其中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西安工厂的部分工人的工作节奏亦由原来的“做五(天)休二(天)”、周末经常需要加班,变爲“做四(天)休三(天)”。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2023年3月13日-2023年3月19日,我国乘用车上险量为316431辆,同比+4.25%;环比+0.86%;

其中: 传统燃油汽车:188235辆,同比-1.07%;环比-0.80%; 常规混动汽车:14997辆,同比-3.87%;环比-4.98%; 纯电动汽车:79163辆,同比-2.26%;环比+0.68%; 插电混动汽车:34036辆,同比+104.09%;环比+15.12%。 各品牌上险量如下: 比亚迪:38411辆,同比+72.95%;环比+3.40%; 上汽:39665辆,同比-8.64%;环比-2.89%; 广汽:34984辆,同比-0.34%;环比+2.10%; 长安:20971辆,同比+16.76%;环比+17.23%; 长城:8924辆,同比-17.61%;环比-8.87%; 吉利:15200辆,同比+4.92%;环比-4.76%; 特斯拉中国:18712辆,同比+21.32%;环比+9.88%; 蔚来:1775辆,同比-2.85%;环比-18.20%; 小鹏:1297辆,同比-59.60%;环比-20.72%; 理想:5438辆,同比+104.21%;环比+28.16%; 哪吒:515辆,同比-77.18%;环比-47.87%; 零跑:689辆,同比-47.44%;环比+31.99%; 埃安:9653辆,同比+163.96%;环比+14.44%; 欧拉:1018辆,同比-65.21%;环比-1.74%; 赛力斯:728辆,同比+27.27%;环比-11.54%。 联系方式:;陆乾隆18675511516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能源今日重要公告20230321

【业绩公告】 1、1)紫江企业2022年营收96.1亿元(+0.83%),归母净利润6.03亿元(+9.04%)。其中2022单Q4营收23.6亿元(同比+4.45%,环比-10.4%),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38.9%,环比-14.7%)。2)拟每股派0.25元(含税) 【签署合作协议】 1、鼎胜新材及全资子公司五星铝业、联晟新材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鼎胜新材供应宁德时代的锂电池铝箔份额不低于50.0%,拟增加锂电池铝箔供应配额并加强海外多区域的业务合作,协议期限至2026年6月 【质押】 1、恩捷股份控股股东合益投资质押254万股(占总股本0.28%),目前累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6.57% 【其他】 1、东威科技关于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2、紫江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预计2023年度将与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3,750万元(同比+71.3%) 3、ST曙光控股股东汽车所持公司9,790万股(占总股本14.5%)将被司法拍卖 【特斯拉交车周期】 1、Model Y:标准续航版,2-5周;长续航版,2-5周;高性能版,1-4周。Model3:标准续航版,1-4周;高性能版,1-4周 【行业新闻】 1、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量产,同体积电量比4680高13.0% 2、市场数据显示,3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单价跌破30.0万元/吨,较年初跌幅超45.0%,远超业内专家预测 3、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在沈阳开工,总投资100亿,计划于2026年投产 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担心什么以及反弹选择什么

⚠年初以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从需求来看无论是年初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近期燃油车由于7月开始的排放标准切换带来的去库存都使得大家对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比较担忧;2)从供需来看,20Q4到22Q2左右材料环节持续2年的价格上行趋势带来了原有企业和新进入者的大规模扩产,行业整体从供不应求进入到供过于求的阶段。 我们认为市场此前的悲观因素已经在股价中充分反应,从22Q4以来大家一直在交易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预期,叠加3月初锂矿返利和燃油车降价也使得大家对复苏的节奏和预期更加谨慎,随之而来的是行业整体估值下滑到20X PE以下,材料环节回到10-15X PE。从行业变化来看:1)Q1目前已经是处于全年基本面最低的季度,后续3个季度只会延续环比提升的态势;2)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已经来看部分环节开始出清,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甚至亏损状态;3)从碳酸锂价格来看目前现货市场散单已经出现23W左右的成交较,期货市场价格回到20W以内,已经接近宜春锂云母的开采成本,价格有望触底稳住。 反弹优选电池龙头和出清的材料环节:1)电池23年将会经历一波行业洗牌阶段,龙头企业在经历了行业出清以后将有望迎来市场份额的提升,同时23年也是考虑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控成本的年份,重点推荐宁德、亿纬;2)材料环节我们认为电解液最先出清,Q1尾部企业已经出现亏损或者盈亏平衡,头部企业凭借一体化布局享受上游材料端的盈利,推荐天赐材料、新宙邦,3)此外科达利后续也将受益景气程度回暖,中伟股份受益海外镍矿的放量带来盈利的修复。 ——————————————— 电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能源车周度交强险速递

1、3月第3周(3.13-3.19)汽车销量32.1万辆,较上月同期(2.13-2.19)增长2.2%,较上周(3.6-3.12)增长0.7%。其中新能源车销量11.3万辆,较上月同期增加12.3%,较上周增长4.6%;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5%,较上月同期提升3.2pct,较上周上升1.3pct。其中纯电动车销量7.9万辆,较上月同期增长13.3%,较上周增长0.7%;插电混动销量3.4万辆,较上月同期增长10%,较上周增长15.1%。 2、3月前3周累计汽车总销量99.7万辆,较上月前3周同期增长13.5%。其中,燃油车销量64.3万辆,较上月前3周同期增长3.3%,新能源车销量33.8万辆,较上月前3周同期增长31.8%。 3、3月第3周(3.13-3.19)新能源重点品牌方面,比亚迪销量3.8万辆,较上月同期+3.7%,环比+3.4%;特斯拉销量1.9万辆,较上月同期+216.5%,环比+9.9%;新势力方面,理想销量0.54万辆,较上月同期+28%,环比+28%;蔚来销量0.18万辆,较上月同期-44%,环比-18%;小鹏销量0.13万辆,较上月同期-11%,环比-21%;其他新造车方面,哪吒销量0.1万辆,较上月同期-50%,环比-48%;极氪销量0.1万辆,较上月同期-37%,环比-13%;问界系列销量0.1万辆,较上月同期-17%,环比-12%。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继峰股份大涨点评:把握国产替代龙头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 今天公司股价大涨,我们认为公司乘用车座椅开拓顺利、盈利持续性向好,目前估值上有空间: 1)业绩层面:对于市场担忧的业绩表现,我们认为3Q22格拉默扭亏业绩有明显恢复、4Q22整体实际经营业绩依然向好,虽受宏观因素产生减值导致22年大幅亏损但公司4Q22实际经营持续盈利,期待2023年公司在实际经营改善延续与减值压力减轻下的业绩表现; 2)估值层面:公司已经获得三家新能源主机厂、高端合资车企定点,接下来再突破自主、传统车企和新能源客户值得期待,项目落地催化有望带来市场评估变化。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