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农林牧渔

2月部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6%,行业产能去化有望维持

事件:农村部数据显示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同比+1.7%,环比-0.6%,相当于正常产能调控目标的105.9%。 观点:供强需弱下猪价疲软,产能去化逻辑有望加强。受到前期外部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猪出栏体重和宰后体重依旧处在高位且有上涨态势,上周16省生猪宰后均重为92.24公斤,去年同期生猪宰后均重在88公斤左右,叠加去年4月份以后能繁母猪环比转正,后续生猪供给呈环比增加态势,供给端对猪价持续产生压制。从需求端来看,二季度为猪肉消费淡季,虽然屠宰量较往年同期有所提高,但是鲜销率有明显下滑,随着二次育肥和屠宰场做库存动力减弱,需求端对猪价支撑减弱。 总体来看,生猪供给端压力依旧偏大,虽然消费端有所改善,但是回升态势较慢,随着二季度供给端环比回升,二季度生猪价格或震荡偏弱,养殖端处于亏损的时间可能拉长,从而导致行业持续去产能。重点推荐: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巨星农牧,建议关注:新希望、新五丰、唐人神、京基智农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圣农发展2月销售简评

▪2月合计收入16.2亿元,同比+83.0%,环比+20.3%。 ▪养殖板块:2月屠宰量快速恢复,低价值库存处理影响短期价格,估计略有盈利。2月收入(抵消前)11.36亿元,同比+84.4%,环比+48.7%。 1)量:单月9.95万吨,同比+66%,环比+57%。2月屠宰量同环比上升,估计单月屠宰0.46亿羽,主要系今年2月无春节放假影响,生产天数多于去年同期及上月。 2)价:单月鸡肉售价11417元/吨,同比+11%,环比-6%,相比行业均价低33元/吨(博亚11450元/吨)。2月均价略低于行业,主要系公司主动处理低价值库存;3月为高价值产品,估计会恢复至12000元/吨以上,与行业保持较高的溢价水平。 3)成本:随着屠宰量恢复带来的费用摊销减少,2月成本相比1月下降明显,估计11000元/吨出头。今年以来饲料价格下降明显,考虑结转时间,估计3月成本端会有明显下降。 4)盈利:2月略有盈利;随着高价值产品销售+成本明显下降,估计3月盈利会明显改善。 ▪食品板块:B端持续恢复,C端高增长。2月收入6.94亿元,同比+76%,环比-4%。 1)量:单月2.24万吨,同比+22%,环比-8%。大B端持续恢复,估计同比10%-20%;C端持续高增长,爆品策略成效明显,同比增速30%-40%;牛肉贸易业务增长较快;出口同比恢复增长。 2)价:3.10万元/吨,同比+44%,环比+4%,价格变化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 3)盈利:相对稳定,估计2月盈利2000万。 ‼ 继续重点推荐!坚定看好海外禽流感下,引种供给收缩,鸡周期反转向上,白鸡龙头利润空间打开+育种突破打开新增长曲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周观点更新0319

生猪:3月19日外三元生猪价格15.46元/公斤,周环比下跌1.21%。随着猪肉价格下跌并且鸡肉价格走高,猪肉需求有所增长,屠宰开工率和鲜销率均有所提升。但后半周,在消息面刺激下,养殖端信心转强,压栏惜售情绪升温,出栏均重明显增长。我们认为非洲猪瘟影响有限且对于生猪供给影响尚早,而屠宰亏损情况也并未得到改善,猪价短期上涨趋势恐难以持续。建议关注公司成本优势明显且经营稳健的【牧原股份】、以及成本下降明显且出栏增速加快的【温氏股份】。 农产品:受黑海运粮协议不确定因素影响,本周全球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原黑海运粮协议于3月18日到期,俄方在3月14日更新其谈判条件称,要将原定的120天有效期减半至60天,乌方随即拒绝了该提议,俄方目前已单方面通知乌方运粮协议延长60天。黑海运粮渠道对全球粮食市场至关重要,根据联合国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调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400万吨粮食从乌克兰港口运往43个国家,其中谷物占49%。但国内来看,包括饲用需求在内整体消费疲软,粮食价格整体承压。不过,近期多地小麦返青拔节期间遭遇降雪,恐对新季小麦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短期粮食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关注新季产量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第十九届全国种子双交会 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 纪要合集】

一、作物生物育种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演讲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所长 王文生 PPT:有道云笔记 二、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解读 演讲人:农村部科教司一级巡视员 张文 纪要及PPT:有道云笔记 三、生物育种最新研发成果发布 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谷晓峰 PPT: 四、生物育种产业化路径和对种业的影响 演讲人: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 刘石 PPT: 五、转基因种子产业化生产可追溯管理 演讲人: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 龙捷频 PPT: 六、国有资本助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 演讲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维东 PPT: 七、科学用药,作物杂草管理进入新时代 演讲人: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香菊 PPT: 八、转基因玉米害虫抗性治理策略思考 演讲人:中国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

【 】不同于去年对于和山东影响较大,今年非洲猪瘟总体呈现区域范围扩散、但单体影响减弱的趋势。弱毒非洲猪瘟致死率低,但影响仔猪存活率,也就是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感染弱毒非洲猪瘟后母猪淘汰更多是养殖户出于经济利益的主动淘汰。今年年初以来,低迷的猪价下也确实见到了大量母猪的淘汰,但问题是目前后备母猪的供给同样充裕(年初至今母猪价格并未跟随仔猪上行),只要市场对后期猪价乐观,没有理由不补充新的母猪。1-2月行业更多是高淘且高补,因此能繁母猪存栏降幅是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我们预计接下来母猪高淘汰趋势还将延续,但只有不补或少补,我们才能见到切实的去产能。当前消费的疲软、猪肉走货不畅,使得养殖行业对于后期猪价的预期开始转弱,这才是当前行业能够去产能的关键。

我们认为养猪股当前位置是足够便宜的,但在之前有消费复苏主线的情况下,仅仅便宜不足以支撑股价上涨。而近期各项数据均指向消费的不及预期,消费类基金有再配置的需求,便宜的养猪股再次进入视野。此外,随着SVB暴雷,全球资本市场开始risk-off,这使得股票预期收益率下行,分母端的变化也驱动股价上行,而分子端——养殖股的独立周期也与经济活动关联有限,因此养殖股的避险属性也得到青睐。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本轮周期去化能够维持足够长时间,预计年中前猪价就会出现上涨从而结束产能去化。因此,猪价未来上行空间预计较为有限,更多是配置因素考虑,重点推荐资产优质、且估值合理的牧原股份、巨星农牧、温氏股份。 如有疑问,咨询或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牧原股份1-2月份销售数据情况】

出栏量:公司1-2月份生猪合计出栏884.4万头,同比增长13%,其中仔猪出栏17.9万头,种猪出栏约3.4万头,商品猪出栏约863.1万头。 销售价格:公司1-2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4.49元/公斤。环比12月份下降22%,同比上涨17%,销售收入146.65亿元,同比增长44%。 出栏体重:剔除仔猪与种猪销售影响,测算公司1-2月份商品猪销售均重约116kg,较2022年12月份下降约2.1kg。整体处于正常水平。 盈利情况:预计公司完全成本15.8元/公斤,测算公司1-2月份商品猪头均亏损约152元,考虑公司仔猪和种猪业务,预计公司1-2月份养殖业务亏损约12.7亿元(不考虑少数股东权益)。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日报-20230315

【猪价】 生猪15.09元/公斤,环比1.6%,同比28.0% 仔猪44.90元/公斤,环比0.0%,同比71.9% 【鸡价】 肉鸡苗6.02元/羽,环比1.3%,同比975.0% 肉毛鸡10.34元/公斤,环比0.8%,同比33.3% 鸡蛋9.78元/公斤,环比0.4%,同比9.2% 【鸭价】 活鸭10.94元/公斤,环比-0.5%,同比35.2% 鸭苗7.26元/羽,环比-1.8%,同比533.2% 【谷价】 大豆5197.89元/吨,环比0.0%,同比-2.6% 玉米2886.24元/吨,环比-0.2%,同比2.4% 【A股走势】 农林牧渔(0.28%),上证综指(0.55%), 深证成指(-0.03%),创业板指(-0.24%) 【本日涨/跌幅前三】 新五丰(+2.84%),中粮科技(+2.06%),雪榕生物(+2.02%) 播恩集团(-9.81%),普莱柯(-3.62%),科前生物(-3.16%) 【公司动态】 1.【科前生物】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62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高级别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2.【新希望】公司发布2023年2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据公告,公司2023年2月销售生猪173.30万头,销售收入25.41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4.32元/公斤。 3.【牧原股份】公司发布2023年1-2月生猪销售简报,据公告,公司2023年1-2月销售生猪884.4万头(其中商品猪863.0万头,仔猪17.9万头,种猪3.4万头),销售收入146.6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4.49元/公斤。 4.【傲农生物】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的议案》,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主要用于公司饲料项目。 5.【丰乐种业】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选举黄惠民先生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西南生猪专家电话会要点:

1、川渝非瘟:根据无害化处理数据监测,从去年和今年1-3月份数据显示,并未呈现非洲猪瘟十分厉害的趋势。只有在今年2月份,该数据有一波小小的上涨,但量不大。在3月份,该数据环比有下降趋势。 2、西南地区规模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1月份能繁存栏环比+0.95%,同比+15.16%;2月份,能繁存栏环比-1.1%(首次为负),同比+13.98%。2月为负,主要原因是对下半年的行情比较谨慎,有主动去化行为。 3、西南地区规模猪场仔猪购入量:1-2月仔猪购入量环比均为负,养殖户对下半年的行情偏谨慎,所以有减量行为存在。 4、今年猪价看法:对下半年猪价是偏谨慎的。今年的波动可能比去年来说要略微小一点。目前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二季度的猪价,特别是5月份左右对于整个下半年的走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山东、河北生猪专家电话会要点:

1、山东非瘟情况:2月中旬疫情比较严重,3月减轻;12月底至2月底山东能繁母猪集团厂去化在5~10%。散户20~30%,整体去化15%左右。 2、河北非瘟情况:今年总体受损情况比去年严重。受损折算河北能繁去化在15%左右,生猪存栏至少有接近25-30%去化。 3、母猪的补栏及淘汰:集团厂:预计3月份起,预计能繁环比转正,因为后备充裕且可使用二元回交快速补充。散户补栏谨慎。 4、猪价看法:4月份行情不会特别乐观,但应该比现在要好。预测在下半年的8月、11月左右有两个小高点,有可能会超过10元/斤。整体下半年可能还是上涨趋势。 西南生猪专家电话会要点: 1、川渝非瘟:根据无害化处理数据监测,从去年和今年1-3月份数据显示,并未呈现非洲猪瘟十分厉害的趋势。只有在今年2月份,该数据有一波小小的上涨,但量不大。在3月份,该数据环比有下降趋势。 2、西南地区规模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1月份能繁存栏环比+0.95%,同比+15.16%;2月份,能繁存栏环比-1.1%(首次为负),同比+13.98%。2月为负,主要原因是对下半年的行情比较谨慎,有主动去化行为。 3、西南地区规模猪场仔猪购入量:1-2月仔猪购入量环比均为负,养殖户对下半年的行情偏谨慎,所以有减量行为存在。 4、今年猪价看法:对下半年猪价是偏谨慎的。今年的波动可能比去年来说要略微小一点。目前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二季度的猪价,特别是5月份左右对于整个下半年的走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钢联老马调研猪

我调研了解,此次非瘟到目前为止,产猪大区湖南,四川、广西、云贵、除辽宁外目前非瘟较轻,河南、河北、辽宁、湖北持平于去年,山东和山西和江苏严重于去年。整体市场处于后非瘟时代,中大企业拥有了应对非瘟的经验以及设备设施。粗略估算,按北方区域占4成,平均死亡能繁8%,南方占6成,平均死亡能繁2%计算,全国12月到3月非瘟导致能繁降低4.4%。对产能的阶段性影响是4.4%,考虑绝大部分中大企业死后补猪,此次非瘟对全年的产能去化应该不足1.5%。整体评估,国内生猪整体产能目前仍无大恙,新的周期开启前仍需要继续去产能。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非洲猪瘟对于产能影响的量化估计

今年弱毒非瘟疫情影响范围有所扩大,但养殖企业对于疫情处理能力也已显著提升。正常情况下,清栏后全面消杀1个月便可再次投入使用,而去年处理时长基本要3-4个月。非瘟疫情有明显的季节性因素,一般一年内不会出现重复感染的情况。 为了比较今年和去年非瘟疫情影响的差异,我们对几个数据做出核心假设: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畜禽养殖专题一:猪价弱景气,企业强分化

投资建议 重点提示疫后猪价弱复苏阶段,由产能去化引发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在强预期、弱现实的猪价表现下,生猪养殖行业资金链紧张将持续加剧,并触发持续性产能去化,我们建议优选具备资金和管理优势的养殖企业。 理由 1、周期:库存释放叠加二育进场筑底景气,市场预期全年猪价高于成本线。1)大猪库存压力缓解叠加二次育肥进场筑底猪价。2)市场普遍看好23Q1之后猪价,导致产能去化动力不足,且补栏仔猪情绪提升。据农村部,23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5%,但以“快淘快补”的散户为主。据钢联数据,1月规模场/散养户能繁母猪环比-0.2%/-1.8%。 2、成长:盈利周期缩短加剧资金链紧张,猪企扩张节奏出现显著分化。(1)2022年盈利周期历史最短,赚钱效应不足导致企业盈利分化。据Wind,2022年自繁自养盈利期仅持续6个月,2010年以来三轮盈利周期均在26-32个月之间;温氏/新希望/傲农等22年业绩预告中值为51/-5/-8亿元。(2)盈利分化导致扩产节奏分化。我们调研发现猪企23-24年出栏增速差异较大。据Wind,截至22Q3,13家上市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63%,较21Q4提升3%,普遍处于历史高位。 3、我们预计产能持续去化或于23H2开启,“周期弱景气,企业强分化”。(1)周期:我们预计23年猪价中枢或低于成本线,产能持续性去化或于供给压力较大的23H2开启。供应端,能繁母猪数量增加以及生产效率增长带来供给压力加大。需求端,参考报告《美国疫后猪价复盘:管控放松带来拐点,收入修复决定高度》,我们认为需求或平缓修复。(2)成长:我们认为资金压力边际加大和成本控制差异,将导致企业出栏增速继续分化。 估值与建议 我们建议优选具备资金和管理优势养殖企业,推荐温氏股份、新希望,建议关注巨星农牧(未覆盖)、唐人神(未覆盖)。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生猪养殖板块最新跟踪:当前行业仍处于去产能通道之中,非瘟或加速行业产能去化】

去年12月份以来非洲猪瘟弱毒株对于北方部分省份的产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山东、河南以及湖北等省份反馈非瘟比去年同期更加严重。我们认为,本轮非瘟产生或存在三方面的原因:1、毒株致弱导致常规检测难度增加,感染病毒后猪群的发病期有所延长;2、冬季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增加,尤其在行业亏损背景下生产管理细节落实或不到位;3、行业对感染强毒株后的猪群拔牙已经非常熟悉,面临弱毒株后常规拔牙方式的有效性明显降低。 我们认为,本轮非瘟与2021年同期相比最大的差异是猪价的位置不同,2021年一季度是养殖行业自繁自养头均盈利超过1700元,当前阶段是自繁养殖头均盈利亏损200元左右。历史来看,猪价的位置决定了养殖板块发展趋势,低猪价造成的行业产能去化是生猪养殖板块投资的核心要素,当前非瘟虽然难以综合评估量化数据,但是可以肯定是:在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非瘟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剧了行业去产能。 我们预计今年生猪养殖行业持续去产能概率较大,2022年下半年养殖行业的盈利并未明显修复大部分养殖集团的资产负债表,随着行业亏损期的拉长,这两年快速扩张的养殖主体资金压力越发显著,后期养殖产能或呈现非线性去化趋势。当前时点,生猪养殖板块周期位置和股价位置均处于底部区域,板块具备较好的风险收益比,【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京基智农】。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生猪专家电话会要点:

1、非瘟:1月左右,因为天气比较冷,在辽东地区爆发了第一次零星的疫情,之后又转移到辽北和辽西。目前了疫情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严重,处于零星,常态化状态,从生猪屠宰量、出栏体重、消毒类动保产品销量看都没有出现异常。 2、母猪淘汰补栏情况:从去年10月中旬猪价下降过程中,开始是跟着猪价被动淘的,进入1月份之后主动的开始增加一些。3月之后,这边开始补栏一些怀孕母猪,尤其80天以内马上临产的,补栏后备母猪的热情一般。 3、仔猪补栏情况:现在散户仔猪补栏不算积极,①二育吸引力强;②新冠后,人群后遗症严重,尤其偏远地区,体力精力跟不上。 4、今年猪价看法:今年整体均价和去年差不多,或稍低,由于母猪效率提升等原因,整体生猪提供的肉不会出现太大的缺口。全年猪价走势—三个底两个峰,两个峰在下半年出现的概率更大,三个底在年前、中间和年后。猪价走势较去年平稳,可能达不到去年那个猪价高点。 详细纪要请私信~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猪周期一种是炒周期拐点炒去化,一种是猪价全年低点到到高点的确定性。我最近在山东河南调研,猪病是有全面化的可能性,但这仍需要观察,可能当期权价值买。目前比较确定是猪价年内低点看向上趋势,无论哪种,在其他板块选择困难时,低估值低配置的猪都值得拥有。(我们组已经推了两周的猪,左侧卖方推荐难,右侧买方追高难)

1)猪病更新:二育提升导致流动和运输增加,冬春防控切换,弱毒拔牙难等原因,近期猪病发生较明显,多为北方地区。如果疫情传到南方或全国,会加快出栏节奏,母猪去化进入第一阶段,周期角度进入去化配置区域。 2)全年消费持续恢复,供给恢复有限,看好现在到未来1个季度,阶段性猪价上行,均价及盈利预期提升,估值修复带来的板块收益。 3)当前板块估值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猪周期节奏缩短,本轮第一阶段看50%+涨幅。推荐龙头标的温氏股份、弹性标的新五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不是非洲猪瘟,而是消费不及预期,对于养殖股更为重要

不同于去年对于和山东影响较大,今年非洲猪瘟总体呈现区域范围扩散、但单体影响减弱的趋势。弱毒非洲猪瘟致死率低,但影响仔猪存活率,也就是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感染弱毒非洲猪瘟后母猪淘汰更多是养殖户出于经济利益的主动淘汰。今年年初以来,低迷的猪价下也确实见到了大量母猪的淘汰,但问题是目前后备母猪的供给同样充裕(年初至今母猪价格并未跟随仔猪上行),只要市场对后期猪价乐观,没有理由不补充新的母猪。1-2月行业更多是高淘且高补,因此能繁母猪存栏降幅是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我们预计接下来母猪高淘汰趋势还将延续,但只有不补或少补,我们才能见到切实的去产能。当前消费的疲软、猪肉走货不畅,使得养殖行业对于后期猪价的预期开始转弱,这才是当前行业能够去产能的关键。 我们认为养猪股当前位置是足够便宜的,但在之前有消费复苏主线的情况下,仅仅便宜不足以支撑股价上涨。而近期各项数据均指向消费的不及预期,消费类基金有再配置的需求,便宜的养猪股再次进入视野。此外,随着SVB暴雷,全球资本市场开始risk-off,这使得股票预期收益率下行,分母端的变化也驱动股价上行,而分子端——养殖股的独立周期也与经济活动关联有限,因此养殖股的避险属性也得到青睐。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本轮周期去化能够维持足够长时间,预计年中前猪价就会出现上涨从而结束产能去化。因此,猪价未来上行空间预计较为有限,更多是配置因素考虑,重点推荐资产优质、且估值合理的牧原股份、巨星农牧、温氏股份。 如有疑问,咨询或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五丰:出栏量快速增长,成本持续改善

1、公司是湖南省生猪养殖龙头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基础,集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链物流、生猪交易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2009年开始公司转向内销,截至2021年公司内销生猪数量占比超过88%。 2、吸收合并天心种业,公司生猪出栏量有望快速增长。截至2022H1,公司种猪数量达到10.2万头。截至22年10月底,天心种业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6万头。合并完成之后,公司生猪产能将大幅增长。2022年公司本部出栏生猪107万头,同比增长142.15%,天心种业出栏量76万头,同比增长99.29%。两者合计出栏183万头。我们预计公司23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400万头以上。按照集团此前规划,十四五末期,公司出栏量要达到千万级别。 3、管理能力提升,养殖成本下降。刘艳书总经理上任之后,公司管理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Q4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9元/公斤,较2021年下降了1.5-2元/公斤。未来公司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6-17元/公斤。还有较大下降空间。 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市值对应今年400万头的出栏量,头均市值不到2400元,性价比很高。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低估值为根本逻辑,关注产能去化催化

非瘟疫情影响尚待评估。根据我们草根调研了解到,今年冬季南方疫情相对比较平稳,北方非瘟疫情较往年更为严重,但辐射范围和对产能的影响实难评估,且主要是由季节性因素造成,预计后续随着天气的逐步转暖,非瘟疫情对行业产能的扰动边际上或逐步减弱。 短期产能去化趋势或可延续。在猪价低位、现金流尚未完全恢复以及冬季疫情扰动三重因素影响下,官方1月数据显示能繁母猪环比下滑0.5%、为2022年5月以来首次环比下滑。短期猪价在消费淡季以及供给逐步恢复背景下或仍有一定压力,或进一步压制行业补栏积极性,预计未来数月母猪存栏或延续下滑趋势。 板块已提前调整至历史低位。以2023年的出栏量测算,目前牧原、温氏的头均市值回落至4000元以内的历史较低水平,次线猪企头均市值多在2000元以内,板块估值已提前调整至历史低位。 投资建议:。估值低位、猪价上行、产能去化实难三全。目前,板块估值已提前调整至历史低位,头部猪企头均市值回落至4000元以内,次线猪企头均市值回落至2000元以内。此外,猪价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短期猪价或仍有一定压力,预计短期产能去化进程或可延续。由于学习效应的存在,市场布局养猪股时间点不断提前,参考上一轮和本轮猪周期,猪价底部 & 估值底部或为重要配置时间节点,产能去化为重要催化,养猪股布局窗口或已开启。标的选择方面,首推依然是经多轮猪周期反复验证过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弹性标的推荐小而美的巨星农牧、被低估的湖南国企龙头XWF、天康生物等。 风险提示:猪价表现低于预期,成本改善不及预期,规模扩张低于预期,突发大规模不可控疫情。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我们观察到了自二月以来非瘟目前由北向南扩散,损失率,陕西XXX超过10%,其他在5%以内,河南总体在5%以内,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损失可能在8%-15%,目前疫情仍在随二次育肥传播,湖南、广西已多见赌博中猪销售出现,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不确定一定能养活。

生猪全价料饲料量在经历了1、2月的环比个位数下滑后,3月依然呈现了异常下滑约为5%左右。3月的下滑说明了疫情的严重干扰到了正常的生产。另外我们观差到了2月以来集团配种率的降低约为3个点左右。3月这一趋势在进一步延续。已经开始影响24年1月的和23年12月的出栏总量。我们认为猪价即将呈现下跌,需求无支撑,二育谨慎,屠宰分割库容率已经上去了,白条鲜销又是亏损的。预计猪价将进一步承压。目前规模场普遍成本已下降至16-16.5元/公斤。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不会非常大了。 我们观察到了商丘、临沂地区的淘汰母猪宰杀量在温和上升,外省调运至本地的提高了30%-40%。此次非瘟的流行多为疫苗毒产生的弱毒,其特性为致死率低发病慢,发现晚,极难拔牙清除。我们判断这一特性在未来将会导致母猪淘汰由被动转向主动。母猪产能自去年10月开始下降,目前去化幅度尚不足以支撑大周期。但我们能看到母猪去化的加速!!!,和当前股价的位置非常舒服!已经到了合理的击球区域!我们在买什么?买非瘟加速,买猪价新低!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养殖板块思考:对比2021,如何看当前非瘟对养殖板块影响?】

根据我们周末电话调研各个区域的动保经销商和当地养殖企业,非洲猪瘟在华北地区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在地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南产生了较小程度的影响。普遍的反馈是:这次非瘟比2022年同期严重,不亚于2021年,其拔牙难度大,弱毒株,潜伏期长。虽然很难精确评估这次非瘟对全国母猪产能产生了多大幅度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对比2021年非瘟,多因素叠加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当前资本市场怀疑:这次非瘟,会不会像2021年一季度的非瘟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事物的发展是多因素影响的,简单的单一因素分析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认为,无论从产业和投资,周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位置。猪价的位置,股价的位置,突发的非瘟是第三个因素。从产业的角度看,之所以2021年一季度非瘟造成的影响甚微,核心原因跟猪价位置有关(我们当时也犯了这个认识不足的错误,简单的用单一非瘟因素分析行业)。2021年一季度,生猪均价31.5元/公斤,头均盈利高达1773元/头。可以回溯:当时市场只要是母的生猪,无论三元、二元,都留作经产母猪配种,满负荷生产,快速补栏。而且这一行为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2020年生猪全年均价也处于高位),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现象当时一定是全国性的;和当时非瘟爆发的区域性对比(当时一些省份如山东确实比较严重),前者显然明显占据上风,这也是当时2021年非瘟影响甚微的主要原因。从投资角度看,养殖股股价所处的位置也决定了周期股价的未来方向,以牧原为例,2021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头均市值高达9568元/头,处在历史分位线的高位。 【而2023年非瘟爆发所处的猪价位置和股价位置和2021年截然相反】。2023年至今,全国生猪均价15.3元/公斤,行业连续超两个多月亏损(2023年迄今行业自繁自养平均亏损269元/头),1月行业开始去产能(部:一月环比去化0.6%),而非瘟加剧,无论其影响有多大,区域有多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前并没有与非瘟去产能相冲突的边际因素,是亏损去产能叠加非瘟去产能。因此,无论其影响多大,当前非瘟都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产能去化进程,只是无法量化加了多少速。投资层面:跟2021一季度不同,牧原股份当前平均头均市值3746(按2023年7000w出栏计算),处于历史头均市值分位线的底部。同样,当前大部分养殖股都处于历史头均市值分位线的底部区域。 我们认为,养殖板块的投资体系已经从过去炒拐点前置到炒能繁去化。猪价的上涨必然在某个阶段引起产能的增长和市场的分歧加剧。而产能去化逻辑不然:其去化幅度越多,市场越容易形成强烈看多共识。因此,在当前产能去化加速的开始阶段,结合目前股价位置,建议积极布局,往往股价的位置是在悲观时见底,在犹豫中上涨,在形成强烈共识时见顶。 总体上,我们建议当前时点(猪价位置不高,股价位置较低)积极布局专业化的养殖,短可买周期,长可布局成长。结合产业口碑以及我们的持续跟踪,重点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京基智农】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