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光伏

光伏辅材产业链重点公司及行业动态日报0324

行业动态: EVA价格 :3月24日,EVA发泡料、线缆料、光伏料出厂价格均较昨日持平。外盘EVA发泡料、电缆料、光伏料价格均较昨日持平。 公司信息: 【意华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相关承诺:意华股份定增募不超5.3亿获深交所通过,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3,332.38万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乐清光伏支架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光伏支架全场景应用研发及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原实际控制人作出相关承诺,作为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不参与认购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原实际控制人及控制企业不涉及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存在损害意华股份利益或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情况。 今日行情: 上证综指:-0.64%,沪深300:-0.30%,光伏指数:+0.72%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玻璃:周期盈利底部,Q2盈利趋势改善

#库存高点已过,行业供给能力被高估:3月初以来行业库存呈下降趋势,预计主要与组件排产提升下刚需采购及适量备货所致。据SMM数据,3月国内组件排产在35GW左右,加上东南亚产能预计组件排产在37GW左右,考虑当前光玻库存周期在下降,据此测算目前光伏玻璃实际供应可能小于37GW,按目前达产的8.1万吨光伏玻璃名义产能来看,理论上可满足组件封装玻璃量在42GW(8.1*10*6.2/12),实际供应要少10%左右; #Q2盈利预期改善,Q3-4供需或存反转窗口:测算当前头部光伏玻璃企业毛利率在20%左右,已低于18年行业低点,成本端近期天然气进入非供暖季价格大概率会下调,有望提升光玻毛利率3pcts,价格端4月新单价格是否涨价预计存在较强博弈,但边际上我们认为Q2供需在改善,Q2盈利环比改善趋势确定;目前看龙头与二线大窑炉仍保持平均10%的毛利率优势,经过近2年的盈利调整后,总量上行业扩产高峰期已过,当前盈利水平下,行业供给释放总量和节奏都是可控的,甚至可能会慢于之前预期。随着Q3硅料供应环比有更明显提升后,组件月度排产可能到45-50GW,若光伏玻璃Q2-Q3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可能不到10万吨),光伏玻璃大概率会在下半年出现供给阶段性紧张,带来一定利润弹性。福莱特23中性预期35-40亿利润,20倍不到估值,行业周期底部弹性品种,重点推荐! 详细数据/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1-2月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重视光伏板块底部配置机会

事件:23年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3年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23年1-2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37GW,同比增长87.6%,已接近2022年1-5月累计装机容量。23年1-2月国内光伏装机数据超预期。 23年Q2硅料价格或将迎来较大幅度下降,装机有望持续走高。23年Q1硅料产能释放相对较少,国内装机增速较快导致对硅料需求较好,硅料价格依然保持在20万/吨以上的价格水平。23年二季度随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头部硅料企业大量产能的逐步释放,硅料价格有望在23年Q2迎来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刺激装机放量。从招标数据来看,随着需求升温,2023年国内光伏招标持续创下新高。截至2月底,仅GW级招标业主2023-2024 年度光伏组件集采招标规模已超50GW。 光伏23年景气度保持不变,Q1海外装机预计高增长。23年1-2月电池组件合计出口35.7GW(不包括美国市场),若剔除印度22年初抢装影响,预计1-2月出口同比增70+%。美国1月组件进口约4.5GW,同比增70%,环比增5%,美国清关速度加快,美国市场出口已逐步恢复,组件进口规模2022年Q4实现同比增长,国内企业23年对美国市场出口目标也都保持较高增速。此外,欧洲需求亦呈加速态势,德国1月装机接近去年以来单月装机最高水平,综合来看海外当前月度需求已经达到25GW左右,23年Q1海外市场预计表现不俗。 光伏估值已至近年新低,把握底部布局机会。近期由于上游产业链价格波动、高纯石英砂短缺以及欧洲《净零工业法案》报道等原因导致光伏板块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目前无论是估值或是市场情绪已经降至近年新低。而当前光伏板块经营情况稳定,上游产业链价格开始企稳回落,国内招标逐步起量,美国清关提速,光伏旺季即将来临。随着季报季来临,光伏作为具有业绩支撑的成长板块,当前估值性价比已经凸显。 推荐标的:通威股份、爱旭股份、中来股份、东方日升、爱康科技、晶科能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超预期#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数据,累计新增装机达到20.37GW,同比增长87.6%,超出市场预期。 1-2月国内光伏需求向好,我们判断核心原因在于年初硅料降价后,组件价格也有所下降,国内部分项目在满足项目IRR要求后随即启动。 数据符合我们年初判断,我们了解到今年央企计划装机量同比翻倍,消纳当前状况下并不构成约束 今年国内市场光伏资本金IRR三因素(组件价格、电价、融资利率)均向好,国内需求潜力较大,全年有望达到120GW。 行业景气度高,看好! 新能源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辅材产业链重点公司及行业动态日报0321

行业动态: EVA价格:3月21日,EVA发泡料、线缆料、光伏料出厂价格均较昨日持平。外盘EVA发泡料、电缆料、光伏料价格均较昨日持平。 重要新闻: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2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037亿千瓦,同比增长952%。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15.77%,风电装机容量占比14.23%),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今日行情: 上证综指:+0.64%,沪深300:+1.10%,光伏指数:+0.54%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超预期!基本面强劲,把握板块底部最佳配置期!

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2月光伏新增装机20.37GW,同比+87.6%,已接近2022年1-5月累计装机容量。 3月20日,海关总署发布1-2月出口数据,1-2月实现电池组件出口77.98亿美元,同比+6.5%;逆变器出口19.50亿美元,同比+131.1%。 #我们认为,光伏基本面强劲乃至超预期,草根调研下游项目开发热情高涨,制造端排产饱满并呈逐月提升之势。近期股票市场调整较大,更多来自于资金流向带来微观交易结构恶化,然当前阶段,龙头公司估值已调整至15倍以下,行业动态市盈率处于近3年0.5%历史分位点,向上修复空间突出,强劲基本面行业终将迎来资金回归。 #对于市场所担忧的中期盈利格局恶化以及海外政策隐忧,我们认为,成本与技术领先优势,已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在过去崛起与胜出、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全球碳中和转型加速背景下,光伏需求大概率将持续超预期,远期看,储能、氢能等技术的发展,更将打开行业需求天花板,而中国光伏企业将享受行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巨大红利。 “当天上下‘黄金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着大盆冲出去接。”电新板块虽然预期波动大,但依托超高增速,复盘看每次“下大雨”都是布局的好机会!维持“重点推荐” 我们看好逆变器、石英及硅片、新电池技术与储能的投资机会。 微逆:禾迈、昱能、德业、龙磁 硅片:TCL中环、双良节能、隆基绿能、石英股份、凯盛科技。 电池新技术:爱旭股份ABC电池、隆基绿能HPBC电池、晶科钧达及各龙头企业布局的TOPCON电池。 大储:阳光、科华、上能、禾望、盛弘等。 ——————————— 电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高频数据更新20230321

光伏装机: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37GW,同比增长87.6%,其中1月约13.4GW,2月约7GW左右。 组件出口:据solarzoom,2023年2月组件出口金额34.2亿美元,以0.24美元/w的加权平均单价测算,出口规模约14.24GW,同比略降0.8%;2023年1-2月组件出口规模28.69GW,同比增长11.7%。 点评 光伏装机在2022年实现87.4GW的情况下,2023年1月仍有较大规模的项目并网,前两月并网数据相对亮眼;据调研反馈,今年1季度光伏项目开发热情很高,1季度组件价格下降,光伏项目能干尽干。因此全年有望实现光伏装机120-130GW,其中地面电站60-70GW(乐观接近翻倍),分布式约60GW。组件出口规模在去年一季度印度抢货的高基数情况价仍能维持相对高增,体现全球光伏的确定性需求。 近期光伏调整主要是资金面的变化以及担忧中期格局和盈利,我们认为当前的需求确定性+石英等紧缺环节限制使主链仍能维持不错利润,渠道和品牌的壁垒后续会持续兑现,当前组件估值接近15倍,逆变器接近20倍,性价比高,建议择机配置确定性较强的主线: 1)有保供能力的石英砂/石英坩埚/硅片,石英股份(建材组),欧晶科技,TCL中环,双良节能; 2)具备α的一体化组件,晶科能源、晶澳科技; 3)具备新技术逻辑的辅材,宇邦新材等。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花语第3期:中东能源转型正热,光伏需求加速启动

1、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油气占据发电结构的主导地位,但各国普遍具有丰富的太阳辐照资源。尽管招标价格较低,但在合适的组件价格水平下装机需求仍能有效启动。例如2017-2019年新增光伏装机不断走高,2019年达历史高点约2.7GW,2020年疫情叠加组件价格升高导致中东装机增长放缓。 2、从装机规模看当前每年新增1GW上下,而在建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已超13GW,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合计在建项目占比超60%,项目储备充足。在此背景下2022年中东地区进口组件规模录得新高,约9-10GW,同比77.6%。进口规模和项目储备有力保障装机量快速增长,2023年产业链价格下行进一步助推中东地区光伏装机需求。 3、中东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目标明确,沙特计划 2023 年装机达 20GW,2030年装机达40GW;埃及目标到203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43GW;以色列计划未来10年内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至少增加15GW;阿曼计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16%、2030年达到20%、2040年达到35-39%。 4、中东光伏需求加速启动,中国企业已提前布局。晶科能源2022年与ACWA Power签约,提供N型组件4GW;隆基全程供应沙特红海新城项目406MW组件、卡塔尔地面电站800MW组件,斩获沙特拉比格项目400MW组件供应;此外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博等龙头企业均有所斩获。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钧达股份年报交流要点-0320

——————————— 1、TOPCon投产进展:淮安10GW项目预计4-5月满产;涟水13GW项目预计下半年满产,年底电池产能达到40.5GW。 2、盈利预期: 去年单W盈利平均在7分,认为今年电池竞争环境比去年好,将维持紧平衡,所以单位盈利能够继续增长。 3、非硅成本:22年平均0.15元/W,其中PERC大约0.13-0.14元,TOPCon在0.19-0.2元之间,有爬坡因素在。未来PERC非硅成本下降空间不大,TOPCon与之差距会不断缩小,打平很难,但在TOPCon效率突破26%以后可以从性能上拉平非硅成本。 4、硅成本问题:认为上游硅片的石英砂的供应是平衡的,且石英砂仅是现在硅片短缺的原因之一,其他还有N型/尺寸变化的影响,硅片能够满足需要,只是会让硅片的成本高一点。 硅片厚度方面,目前主流是130um,后续下降空间不大,主要是碎片率的问题。 5、N型电池片涨价的原因:成本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N型接受度更高,春节后看到不止国外,国内对N型的需求也超过预期。 6、技术路线: TOPCon目前还是倾向于LPCVD路线。 新的工艺路线:TOPCon未来会有升级版,可能会跟BC技术协同,目前还在开发当中。 21年投产的PERC产能做了预留,可以改造成TOPCon。 7、是否会进入下游: 暂时不考虑。一是考虑到大家都来做组件,反而对专业化电池片需求增加;二是电池的技术集中度和资金集中度比较高,所以组件一体化公司对电池的产能配比一般比较保守。 ,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德国发布2023光伏战略,全方位加速光伏发展

近日,德国经济和气候部(BMWK)发布2023年光伏战略,旨在加速光伏发展,确保实现《可再生能源法案 (EEG)》此前设定的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15GW,年新增装机从2022年的7.3GW提升到2023年9GW、2024年13GW、2026-2030年22GW,2022-2026年CAGR为32%。具体举措涉及地面电站、屋顶光伏、公共建筑、阳台光伏、电网建设、能源政策和税法体系、本土供应链、工人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其中: 1)地面电站方面,目标到2026年装机11GW(占总装机50%),鼓励农光互补、水面光伏、沼泽光伏等,提升最大投标规模。 2)屋顶光伏方面,目标到2026年装机11GW(占总装机50%),提高工商业售电收入,优化工商业商业模式,简化申报及审批流程,继续鼓励户用配储。 3)阳台光伏方面,预计目前累计安装100MW(25万户),后续将简化或取消项目申报,放宽插头标准,规模上限从600W提升到800W。 4)本土供应链方面,基于2030目标,认为“进口产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扶持本土制造的措施还需后续进一步讨论。 综合看,一季度以来,欧洲需求呈现加速态势,典型企业如横店东磁一季度出货环比预计增长50%左右,德国1月光伏装机780MW,同环比接近翻倍,均是需求强势的佐证。透过德国,我们认为,欧洲发展新能源的需求依然迫切,2023年在项目经济性良好的驱动下,装机有望近70GW,同比40%左右增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中东能源转型正热,光伏需求加速启动

1、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油气占据发电结构的主导地位,但各国普遍具有丰富的太阳辐照资源。尽管招标价格较低,但在合适的组件价格水平下装机需求仍能有效启动。例如2017-2019年新增光伏装机不断走高,2019年达历史高点约2.7GW,2020年疫情叠加组件价格升高导致中东装机增长放缓。 2、从装机规模看当前每年新增1GW上下,而在建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已超13GW,其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合计在建项目占比超60%,项目储备充足。在此背景下2022年中东地区进口组件规模录得新高,约9-10GW,同比77.6%。进口规模和项目储备有力保障装机量快速增长,2023年产业链价格下行进一步助推中东地区光伏装机需求。 3、中东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目标明确,沙特计划 2023 年装机达 20GW,2030年装机达40GW;埃及目标到203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43GW;以色列计划未来10年内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至少增加15GW;阿曼计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16%、2030年达到20%、2040年达到35-39%。 4、中东光伏需求加速启动,中国企业已提前布局。晶科能源2022年与ACWA Power签约,提供N型组件4GW;隆基全程供应沙特红海新城项目406MW组件、卡塔尔地面电站800MW组件,斩获沙特拉比格项目400MW组件供应;此外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博等龙头企业均有所斩获。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50万吨绿氨项目签约,带动风光装机2.4GW

近日,阳原县政府、中铁十五局、中国电力三方就风光制绿氢合成绿氨项目签约,项目配备2.1GW风电,0.3GW光伏,年产绿氨50万吨。 点 评: 1、阳原绿氨项目带动2.4GW风光装机 目前,电解制氢效率大约为5度电/标方氢气(系统综合能耗),而氢气制氨理论转化率约为2000标方/吨(考虑空放等因素,实际耗氢量高于此值),约合1亿度电制取1万吨氨,需风电装机约40~50mw或光伏装机70~90mw,约合百万吨绿氨对应4~5gw风电或7~9gw光伏。 根据此次阳县的项目新闻数据,2.1GW风电、0.3GW光伏分别按照发电小时数2400小时、1450小时估算,全年发电量约为55亿度电,可制取11亿标方氢气,理论可转化为55吨氨。项目风光装机量基本匹配50万吨制氨需求量,没有超配装机,可视为对绿氢经济性的进一步验证。 2、绿氨行业替代空间巨大,10%产能替代可带动30GW装机 目前,我国合成氨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其中煤炭成本约占74%、天然气23%。近年来,限制高能耗的大政策背景下,老旧合成氨产能陆续退出。根据卓创资讯,2022年,我国合成氨产能6246万吨,同比+2.9%;总需求可能增加至5200万吨。在目前储运氢技术还没有根本性突破的阶段下,就地制氢转制氨成为了一种经济性较优的项目投资方式。 我们认为在能耗管控以及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制氨发展空间巨大。若有10%产能替代,按照此次阳原项目数据估计,可带动30GW风光装机。 3、23年绿氢元年,1-2月新增千亿绿氢项目,拉动12GW风光需求 2023年1-2月,国内已新增49个绿氢项目,总投资达1047亿元,总产氢量超44万吨,推动6.1GW风电,5.8GW光伏配套建设。从省份来看,内蒙的推进力度最大,共有17个新增项目,总投资达558亿元。从绿氢下游应用来看,得益于绿氢的经济性初步显现,化工项目占比56%,总投资达590亿元。3月以来,中国能建51亿美元埃及项目,阳原50万吨绿氨项目相继启动,我国绿氢进展持续超预期。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1-2月国内光伏装机翻倍增长

2月光伏装机同比继续高增:据国网数据,2月国网区域内光伏装机6.1GW,同比增246%,其中分布式装机3.5GW,同比增195%,集中式装机2.6GW,同比增352%。按国网装机占全国装机比重80%-90%测算,2月国内光伏装机预计在7-8GW,同比增约1.5倍。1-2月国内光伏累计装机预计在21GW左右(集中式8+分布式13),同比增约1倍。 上半年国内潜在需求旺盛:1-2月有前期部分项目延期至Q1并网,但同样受春节假期的影响,过往在全年来看属于装机明显淡季,但23年1-2月装机数据仍超出市场预期,目前看3月份需求向好。 截止23年2月的地面电站EPC累计定标数据,22年未并网的递延项目(10+GW)加上23年上半年拟并网项目(24+GW)合计30+GW,再加上户用+分布式6+GW/月,预计23H1年国内光伏潜在需求至少在60+GW。 详细数据/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1-2月组件出口金额同比+14.81%高基数下高增,环比首次转正,海外需求增长动力强劲

据海关总署,1月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国内出口金额281.50亿元,2月出口金额254.95亿元,1-2月累计出口536.5亿元。 环比看,1月出口金额环比+27.68%,2月出口金额环比-9.43%,考虑春节假期导致出口数据具有月度波动,按照1-2月月度均值计,1-2月出口金额环比12月+21.66%,在出口数据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背景下环比增速首次转正,体现前期海外库存已基本消化,今年海外需求增长动力依旧强劲。 同比看,1月出口金额同比+36.45%, 2月出口金额同比-2.30%,1-2月累计同比+14.81%,在1Q22印度抢装导致出口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出口数据同比高增展现出强劲的海外需求增长动力。 美元计价口径,1月出口金额40.32亿美元,同比+24.54%,环比-29.01%;2月出口金额37.66亿美元,同比-7.79%,环比-6.59%;1-2月累计出口78.0亿元,累计同比+6.5%,1-2月月度均值环比12月+24.75%。 近期海外方面积极信号较多,3月6日美国确认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已经增加,美国扣押组件开始放行,前期递延需求有望顺利释放;23年1月德国新增光伏装机781MW同环比增幅分别高达86%/96%,体现欧洲2023年装机增长的强劲动力。我们年初即提出“1-2月国内组件出口数据环比转正”的观点,1-2月出口数据高增进一步验证全球装机增长动力,我们再次重申全年装机360GWac以上的预测(对应组件端需求450-500GWdc)。 投资建议:近期来自海外消息面、国内产业链端的积极信号频繁,持续夯实高景气的行业基本面和板块情绪底部,预计后续市场关注点除继续跟踪价格、排产等高频数据外,重心将逐渐转向一季报前瞻,目前看来,板块整体一季报同比高增是主基调,看好强势一季报对板块行情的驱动作用,同时硅料库存整体下行有望驱动全年需求一致预期向500GWdc上修。 当前位置板块底部迹象显著,坚定看好后续反弹确定性及幅度,基本面催化将持续兑现并驱动板块热度回升,建议全面加大配置力度:一体化组件/高效电池、大储、α硅片/硅料、高景气辅材/耗材、设备龙头。 0314 光储月月谈2月回放: 0312 周报: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光伏行业大跌点评:欧盟法案催化板块回调,底部布局胜率显著

事件:今日外媒体报道称欧盟将于今日(2023.3.16)讨论《净零工业法案》草案,根据草案内容,提议到2030年之前欧盟应该拥有其装机需求40%的制造能力,以降低其对于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法案》内容催化板块显著下跌,电力设备下跌3.13%,其中光伏设备下跌5.17%。 【法案仍处讨论阶段,中国光伏企业竞争优势全球领先】目前该法案仍处于讨论阶段,距离落地执行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根据SolarPower Europe数据,乐观假设下2026年欧洲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19GW,对应40%的本土制造能力约为至少48GW的欧洲本土产能。但是光伏的竞争要素一直是企业制造能力和产业链成本管控,中国光伏制造企业能源优势突出、产业链自主可控,将保证其在竞争中拥有领先优势,同时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产能布局将进一步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下行风险。 【能源危机催化欧洲需求,新增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根据SolarPower Europe数据,预计2022年欧洲新增装机41.4GW,累计装机208.9GW。能源危机催化之下,欧洲光伏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乐观假设下预计2023/2026年欧洲新增装机分别为67.8GW/118.9GW,三年CAGR为21%,欧洲装机需求维持高速增长,中国组件企业将持续成为其装机需求的重要供应方。 【市场影响光伏板块显著回调,乐观展望23年光伏需求】当前节点看,光伏设备指数较年内高点(2月1日)下跌15.09%,板块跌至历史3年估值低位(1.6分位)。展望23Q1-Q2,随着产业链价格波动趋缓,终端电站签单有望陆续回暖,短期硅料反弹对下游签单不确定的影响有望逐步改善,乐观展望4-5月份国内地面电站需求,低位布局光伏板块胜率高。 风险提示: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电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爱旭股份:盈利底+估值底,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目前行业大尺寸电池片盈利能力稳定在6-8分,且在持续提高中,预计公司Q1Perc电池片盈利平均水平在8分左右。展望全年,行业电池片产能投放将低于市场预期,电池片供需紧张逐季提升,公司全年Perc单瓦盈利超1毛!全年36亿+利润 ABC进展顺利,加大扩产力度,年底形成25GW产能。公司ABC技术珠海一期产线已经逐步投产,量产效率达到26.5%,良率超90%,全部6.5GW产能有望上半年完全达产。公司计划新建并投产18.5GW高效背接触电池和25GW高效背接触组件产能,到2023年底形成25GW高效背接触电池、组件产能。 目前ABC产品在手订单超6GW,组件平均售价2.5元,经测算毛利已确定盈利,后续出货规模提升后,将进一步提升单瓦利润,预计全年平均2毛单瓦净利,10亿+利润。 公司ABC大扩产,促进业绩高速增长,目前是业绩底部,估值底部,23-25年利润48亿/70亿/99亿元,空间巨大!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爱旭股份】恐慌盘已经杀出,强CALL爱旭,强烈推荐!

️公司电话会议后,部分短线资金未获得所谓的订单、合同、成本等敏感信息,叠加欧盟所谓的利空,股价未能如期上行后资金反噬,恐慌盘杀出。 ️公司目前ABC如期推进,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ABC将会是光伏行业颠覆性产品,高转化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助力公司切入户用屋顶、分布式、地面电站等传统组件市场。 ️根据TAIYANG NEWS发布的3月最新榜单,爱旭股份610W的ABC白洞组件效率为23.6%,位于榜单首位,全球组件效率排名第一。 ️目前ABC组件的售价比PERC组件高10%-30%。今年出货目标5-6GW,年底将落地25GW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预计2024年25GW满产满销。 ️估值处于底部,已经低于股权激励价格34.27元/股: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55.2亿元、71.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的PE仅11.8倍,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强烈推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钧达股份业绩简评

1、公司公告: A、上市公司层面:2022年实现收入116e,同比增加305%,归上净利润7.2e,扣非后归上净利润4.9e(注: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上半年置出零部件业务形成2.15收益)。其中Q4单季度归上、扣非归上净利润3.1e、3e。 B、捷泰科技口径:2022年实现收入111e,同比增加120%,归上净利润7.3e,同增224%。其中Q4单季度归上净利润约3.5e。 2、业绩拆分:捷泰全年电池出货10.7GW,同比大幅增加88%,其中 a)PERC除Q1技改升级外满产满销,全年合计8.85GW,Q4约2.37GW,结合行业报价估算单W盈利0.1-0.11元上下,环比Q3提升2分以上; b)TOPCon于Q3领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全年出货1.87GW,Q4约1.44GW,估算单W盈利0.12-0.14元,较PERC形成溢价。出货方面,其一年底产业链价格快速调整,造成下游订单短暂推迟,公司以销定产,调整N型出货节奏,当前已恢复至满产。其二N型达产首个季度,产线仍有技术调整优化,也造成一些影响; c)员工激励费用、年末产业链价格调整形成减值影响Q4业绩。 3、运行近况: a、今年截至目前,公司电池产线(9.5GW PERC、8GW TOPCon)始终满负荷; b、2月6日,滁州二期10GW TOPCon产线投产出片,LP配套SE,预计Q2满产;涟水13GW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贡献; c、订单方面,大尺寸PERC、TOPCon订单/意向订单早在2022Q4就已基本上覆盖2023年有效产出,且随着下游组件厂N型产品推出,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 d、定增此前受疫情、制度调整影响推后,近期有望有新进展。 4、过去一年以来,公司完成零部件业务置出与捷泰100%股权收购,布局的TOPCon电池开始迎来收获,在产能结构(大尺寸、TOPCon比例)、成本控制、技术储备上具备优势,在这一轮电池技术由P向N变革的过程中,公司有望重回领跑。 5、近期N型电池与P型电池的价格趋势有分化,溢价逐步体现,主要系随N型产品进一步降本增效、电站有效验证的形成,TOPCon优势不断验证,下游对N型电池的需求优先级更高,高效电池的议价能力更强,产业链价格回调后也有更大的溢价空间。TOPCon是无人区产业,和PERC当时的状态很大的不同,在较长的时期,都还会有较明显的差异化,优势企业的领先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公司是全球最早、也是当前仅有少数完成TOPCon规模量产的企业,技术红利开始更充分的体现,维持强烈推荐。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欧洲:外媒报道欧盟推出发展草案,拟逐步推进光伏制造本土化

关于欧盟Net Zero Industry Act(净零工业法案): 时间线:草案于2023年2月23日成稿,3月6日欧洲专业媒体Euractiv公开报道并公布草案全文,3月14日,草案正式提交欧盟委员会讨论; 重点内容:提及2030年欧盟制造本土化目标,包括光伏(40%)、风机(85%)、热泵(60%)、锂电池(85%)、绿氢电解槽(50%),其中光伏40%本土化制造比例要求最为严苛,22年在能源危机背景下,国内向欧洲出口光伏组件86.6GW(+112%),满足欧洲绝大部分组件需求(约90%),若将本土化比例提升至40%,则对于国内出口将有所冲击; 光伏进入平价时代以来,核心竞争围绕度电成本/生产成本展开,欧洲虽一直强调要推动光伏制造本土化,但在产业配套不完善、成本高企等问题仍然突出,将会明显提升光伏发电部署成本,本土化推进进度或不及预期; 关于限制进口中国光伏产品措施: 时间线:根据金融时报3月15日报道,欧盟将推出新的措施来限制从中国进口绿色技术,欧洲时间3月16日将正式公布这些措施; 重点内容:这些措施主要是降低中国在光伏组件、热泵等领域的主导地位,根据金融时报了解到的具体内容,该措施主要限制单一国家在欧盟市占率超过65%的产品的应用(如中国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占率90%),使用这些产品将在公共采购投标中被降级,同时也会对有政府补贴消费者购买的项目产生影响; 所有矛头均指向国内光伏、热泵等产品对于欧盟的出口,限制65%比例相对比较温和,可通过东南亚生产出口的模式解决,同时该措施可以影响到的项目规模有限,不影响短期对欧出口,但长期来看,推动产业出海、实现当地生产配套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关于欧盟或限制中国产品参与公共合同招标传闻的点评:

今日光伏扳块下挫,主要受金融时报昨晚报道欧盟拟讨论进口光伏产品限制有关。该报道称,根据一份流出的草案,欧盟将于当地时间今日(2023.3.16)讨论对中国绿色技术产品出口到欧盟施加一定限制,主要通过: 1)对公共采购项目,来自在欧盟市占率高于65%的国家的相关产品将在投标评定中被降级; 2)对带政府补贴的项目,采用相关产品的买家或在补贴申请中有额外限制。 求证后点评如下: 1、提案影响范围有限。此次限制范围主要为公共采购和带补贴项目。其一,公共采购的定义仍需明确,定性来看仅占到欧洲光伏需求较小一部分,特别是去年欧洲电价上涨后,部分政府公共招标项目由于价格相对于市场化项目不具有吸引力,甚至不乏流标的现象,且根据昨日欧洲电力市场提案,仍继续鼓励电力用户与电力开发商直接签定PPA合同,体现欧洲光伏需求持续市场化的大趋势。其二,光伏已进入平价时代,欧盟光伏需求仍需补贴比例也有限。 2、提案影响深度有限。即使最悲观情形假设,此次限制若完全实施,意在将中国绿色技术产品在欧洲市占率降低至65%附近,也非完全禁止。当前根据市场情况,我们估算中国组件、逆变器产品在欧洲市占率分别80-90%、60-70%,则此次政策最悲观情形影响也可控制在10-20个百分点以内。 3、65%的市占率门槛与此前欧盟提出的40%自主供应链目标匹配,但该提案可能违反国际贸交 易法则,而欧洲是相比美国更“讲道理”的市场”,且欧盟在当年对华光伏“双反”中有完整的失败经历,草案内容仍有较大变薮。 4、目前提案处于草案阶段,需要有漫长的投票审议程序,目前不会有实质性影响,从提案到通过到实施仍有不确定性。根据金融时报报道,若欧盟拟在公共采购中进行技术产品限制,有可能违法国际相关法律。因此,此次欧盟提案实际落地时间、实际落地强度仍有待观察。 5、全球经济脱钩风险长期存在,但相比“死要面子”的新能源产能自主可控,以合理成本实现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快速提升才是核心诉求,近期美国对中国企业光伏产品的加速放行就是一种证明。预计欧美光伏制造业自供比例最多将实现在20%左右的相对较低水平。 6、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市场和行业对于中国光伏产业依靠大陆产能较难维持全球市占率已有一定预期,并已开始筹划应对。向前展望,继续看好具备出海建厂能力和远见的头部中国光伏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7、欧洲政策草案发布或是扳块最后一项“利空”落地,中国光伏制造业全球优势稳固,当前扳块估值、情绪、持倉集中度均已降至近年来低位,肥尾效应放大利空忽略利好带来光伏扳块末端恐慌一跌,黎明前的夜最黑暗,到了喝水都塞牙的阶段,也坏不到哪去了,下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短暂回撤会加倍偿还,延迟满足的等待是一种回归常识的本源智慧,行业的明朗企业的增长需要时间和过程,股价的上涨需要时间,增量买盤的孕育也需要时间,我们需要为价值回归的不可预测性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