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钠电

【雅迪】“钠领未来 2023 雅迪 华宇钠电发布会”要点 20230317

雅迪介绍:未来 3-5 年预计产销量突破 3000 万台,大力投入科研实现两大电池,首发发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极钠 1 号”雅迪科技成立于 2001 年,是全球电动车领军企业,产品出口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 6 年全球销量第一,累计服务超 7000 万用户。 未来 3- 5 年,雅迪整体目标是全球两轮车、三轮车等产销量突破 3000 万台,产值超 1千亿。目前,雅迪共有两个国家级 CNAS 实验室、6 家科技研发中心,以及超 1000 人的技术及研发,掌握 1350 余项国家专利。在能源利用领域,雅迪走在行业前沿,实现两大:第一, TTFAR…

钠离子电池成本测算专题:规模

快速降本,2023年或开始具备性价比 高价碳酸锂使锂电池成本长期高于钠电池成本: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结构相同、生产工艺相似,成本具备可比性,成本差异主要在于上游锂钠资源的价格和中游的材料,对比碳酸钠市场价格3000元/吨,碳酸锂作为锂离子成本占比最高的原材料,由于80%依赖进口,其价格一直居于高位,2023年为钠离子电池的量产元年,其成本快速下降,我们测算即使碳酸锂价格或回落至10万元/吨,钠电池依然具备成本竞争力。 钠电池量产成本具有竞争力,经济型突出: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测算,我们测算中试阶段钠电池成本约为0.82元/Wh,主要原因规模化体量小,材料成本较高。量产后规模化体量提升钠电池的量产后的成本预计为0.49元/Wh左右,成本下降比较快,规模化,稼动率,良率的提升使成本快速下降,大大低于锂电池的成本,钠电池的成本具有优势,成熟期聚阴离子钠离子电池的量产线成本预计为0.37元/Wh左右,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成本优势+技术成熟,钠离子电池开启商用化元年:2023年钠电池积极推动项目量产,2023年为钠离子电池商用化元年,产业链规模化提升将使钠电池成本迅速下降。从产业链的进度来看,层状金属氧化物有望率先量产,其次是聚阴离子化合物,聚阴离子无贵金属,组成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我们测算聚阴离子钠电池电芯量产后的成本有望下探至373元/kwh,远低于锂离子电池电芯成本。 投资建议:2023年或为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元年,0-1阶段我们建议关注在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的传艺科技以及重点布局电池端的维科技术,同时考虑到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系或成为紧缺环节,1-N阶段我们推荐关注硬碳预处理、碳化和纯化环节技术较为成熟的元力股份和酚醛树脂供应商圣泉集团。 风险提示:钠离子电池量产化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下跌超过预期;下游动力电池以及两轮车需求或低于预期。 内容来自于2023年3月16日发布的《证券钠电池成本测算专题:23年或开始具备性价比》。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钠电池产业最新进展20230308

钠电材料/电芯端进程加速: 传艺科技:一期4.5GWh6月底达产,二期投建正在加速预计4中下旬设备陆续进场;已送样10+家,电动工具+储能+两轮车,基本都通过 维科技术:南昌2GWh项目计划从6月底争取提前1个月,计划3-4月送样,送样产品包括低速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基站等 百合花:计划投一条100L的中试线;小试已送样,重点关注3家公司的送样反馈,开始对接美国客户;结晶水问题在材料端基本解决 元力股份:1500吨中试线预计8-9月投产;送样锂电&钠电头部客户,已实现百公斤级送样;预计下月有吨级产能投产美联新材/七彩化学:与立方新能源/星空钠电深度合作,产业链闭环打通,Q2年化600t产能投产,Q3投产5kt 普鲁士产业链打通: 本周五美联新材/七彩化学官宣拟增资星空钠电,至此拥有普鲁士蓝原料氰化钠壁垒的美联新材、掌握普鲁士蓝材料生产技术的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钠电电芯制造经验的立方新能源、同时具备普鲁士蓝钠电经验与储能EPC量产能力的星空钠电,将携手一体化布局普鲁士蓝钠电,有望加速实现产业闭环此前市场对于普鲁士蓝路线存在较大分歧,目前看产业链上下游加紧协作,结晶水/循环等问题已有突破,叠加其成本优势,普鲁士蓝路线未来可期 钠电降本: 成本方面:钠电池降本速度已超此前判断,负极有望今年行业平均降至4-5w,电解液六氟磷酸钠有望降至约10w,预计23年行业平均成本0.6-0.65元/Wh,头部或强供应链电池公司有望 更低需求方面:看好下游替代需求,两轮车/电动工具/储能等市场有望最先看到订单落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根据近期钠电池产业大范围调研,总结最新进展如下:

钠电材料/电芯端进程加速,产业化落地在即 ◆传艺科技:一期4.5GWh6月底达产,二期投建正在加速预计4中下旬设备陆续进场;已送样10+家,电动工具+储能+两轮车,基本都通过 ◆维科技术:南昌2GWh项目计划从6月底争取提前1个月,计划3-4月送样,送样产品包括低速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基站等 ◆百合花:计划投一条100L的中试线;小试已送样,重点关注3家公司的送样反馈,开始对接美国客户;结晶水问题在材料端基本解决 ◆元力股份:1500吨中试线预计8-9月投产;送样锂电&钠电头部客户,已实现百公斤级送样;预计下月有吨级产能投产 ◆美联新材/七彩化学:与立方新能源/星空钠电深度合作,产业链闭环打通,Q2年化600t产能投产,Q3投产5kt 普鲁士产业链打通,成本&循环潜力大 ◆本周五美联新材/七彩化学官宣拟增资星空钠电,至此拥有普鲁士蓝原料氰化钠壁垒的美联新材、掌握普鲁士蓝材料生产技术的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钠电电芯制造经验的立方新能源、同时具备普鲁士蓝钠电经验与储能EPC量产能力的星空钠电,将携手一体化布局普鲁士蓝钠电,有望加速实现产业闭环 ◆此前市场对于普鲁士蓝路线存在较大分歧,目前看产业链上下游加紧协作,结晶水/循环等问题已有突破,叠加其成本优势,普鲁士蓝路线未来可期 钠电降本超预期,电动工具/储能/两轮车有望率先应用 ◆成本方面:钠电池降本速度已超此前判断,负极有望今年行业平均降至4-5w,电解液六氟磷酸钠有望降至约10w,预计23年行业平均成本0.6-0.65元/Wh,头部或强供应链电池公司有望更低 ◆需求方面:看好下游替代需求,两轮车/电动工具/储能等市场有望最先看到订单落地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第二届全国钠电研讨会更新230223

#中科海钠电芯上线A00级别乘用车:联合江淮推出思皓E10X花仙子(钠电版),单车带电量25kWh,圆柱电芯能量密度140Wh/kg,系统能量密度120Wh/kg,252公里续航,快充可达4C,销售时间待定。 #钠电产业链方兴未艾:钠电产业链已经完成冷启动,由于我国锂资源不可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势所趋,尽管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剧烈,产业界对钠电商业化推进加速度不会衰减,钠电在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方面不断突破,多形态(方形软包圆柱),多路线(层状、聚阴离子、普鲁士蓝),多产品(高能量密度、长循环性、高性价比),多企业(多数企业具备公斤级稳定生产能量,百吨万吨级别进入调试阶段),多下游(星恒等两轮车、淮海集团等微型车、机场等园区车辆、江淮等乘用车)齐头并进,我们预计2023年市场各种技术路线样本及规模化成品将导入市场,随着工程化实践和下游批量认证,2024年有望进入1-10的产业化规模扩张期。 #传艺科技:一期4.5Gwh 设备到厂陆续开始进行调试,预计3月开始逐步投产和产能爬坡,6月左右产能全部达产,全年预计整体钠电出货2.5到3gwh。 #维科技术:东莞基地钠电软包已经有少量产品下线,方形铝壳钠电中试线要春节后预计2月份完成,2GWH的量产线计划在23年6月左右投产。 #元力股份:硬碳负极的进展符合预期:1)中试线方面,公司推进1500吨产能建设计划,预计Q3投产,同时也在去拿后续量产5万吨产能的环评和能评;2)下游客户目前毛竹和木屑反馈都较好,客容量在300mah/g+,首效率87%+;3)目前下游客户百公斤级别送样,预计Q2实现吨级送样。 #圣泉集团:公司大庆秸秆项目陆续开始投料,同时下游硬碳负极企业采购公司生物碳加工成硬碳负极给下游头部客户送样。 #振华新材:全年预计钠电正极出货量达到5000吨左右,预计下半年开始大批量。 #德创环保:公司跟华钠新能源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5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产品,近期产品也将给下游两轮车电池送样,预计二季度开始陆续出货,全年预计实现出货将达到3000吨左右。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中科海钠新品发布,鉴定看好钠电行业大趋势!

公司发布三款电芯产品 圆柱电芯:12Ah,3.1V,140Wh/kg,2000-3000次。 方形电芯:80Ah,3.1V,145Wh/kg,2000-3000次。 大方形:240Ah,3.1V,155Wh/kg,2000-6000次。 产能方面: 材料端,公司千吨级钠电正负极材料产线已经稳定运行半年,万吨级钠电正负极材料产线将于23年Q3投产; 电芯端,1GWh钠电芯产线(与三峡合资)已经投产运行。 思皓E10X钠电版样车发布,电池包容量25KWh,电芯能量密度140Wh/kg,系统能量密度120Wh/kg。 【钠电池投资建议梳理】 23年年初至年中,钠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均处于产能落地阶段,预计5-6月份可以看到规模级的钠电池产业链产能落地。因此我们仍然推荐钠电板块中弹性大、确定性强的标的: 负极:硬碳负极目前来看仍然是材料环节壁垒最高、产能最紧缺的环节,建议关注成本优势显著的【元力股份】、【翔丰华】 电解液:六氟磷酸钠仍然是电解液的核心环节,建议关注与电芯企业绑定研发且安全边际高的【丰山集团】 电芯:电芯客户端进展顺利,今年有望实现GWh级别出货,建议关注一体化的【传艺科技】、技术背景深厚的【维科技术】 风险提示:钠电产业进展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技术产业链:宁德建厂&价格博弈继续,钠电与固态电池持续催化–0218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与美国福特合作,下游车厂降价谈判中 ◆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合作,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厂,由福特100%持股,宁德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该工厂计划在26年投产,产能为30GWh,足以年产40万辆电动汽车;技术审查是惯例,技术由中国企业绝对主导 ◆本年度和车企价格谈判继续中,预计3月底前悉数落地.电池降价是大趋势,中性预期返回50%锂矿利润(预计全年4wt),具体给到各个车企的宁德自供碳酸锂份额和成本价格,按照战略合作深度/约定采购比例/量纲联动协议/付款方式等,有相应方案静待落地 钠电池:产线建设与产业合作有序开展 ◆普利特:近期与大秦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就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在户用储能系统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和研发合作 ◆华阳股份:公司钠电池pack线现已建成,正处于调试阶段 ◆多氟多:钠电3月装车,目前客户测试进入尾声.3月中旬落地.公司自有正极/负极/电解液 ◆中自科技:钠电池两轮车点火仪式在成都古楠街工厂顺利举行,钠电池的容量为10Ah,电压为48V,由16个单体软包电池串联组成.预计今年Q2公司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将推出 固态电池:研发与上车进程加速 ◆金龙羽:固态电解质、电芯已进入中试试验,其中,电解质已出样品,在做内部测试 ◆蔚来:150kWh电池包(使用固态电池)在暑假可以用上,试验周期两周,之后将根据情况开放买断等政策 ◆高乐股份:拟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一期1GWh23H1完成电池产品下线,二期1GWh23H2下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新技术产业链:宁德建厂&价格博弈继续,钠电与固态电池持续催化–0218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与美国福特合作,下游车厂降价谈判中 ◆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合作,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厂,由福特100%持股,宁德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该工厂计划在26年投产,产能为30GWh,足以年产40万辆电动汽车;技术审查是惯例,技术由中国企业绝对主导 ◆本年度和车企价格谈判继续中,预计3月底前悉数落地.电池降价是大趋势,中性预期返回50%锂矿利润(预计全年4wt),具体给到各个车企的宁德自供碳酸锂份额和成本价格,按照战略合作深度/约定采购比例/量纲联动协议/付款方式等,有相应方案静待落地 钠电池:产线建设与产业合作有序开展 ◆普利特:近期与大秦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就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在户用储能系统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和研发合作 ◆华阳股份:公司钠电池pack线现已建成,正处于调试阶段 ◆多氟多:钠电3月装车,目前客户测试进入尾声.3月中旬落地.公司自有正极/负极/电解液 ◆中自科技:钠电池两轮车点火仪式在成都古楠街工厂顺利举行,钠电池的容量为10Ah,电压为48V,由16个单体软包电池串联组成.预计今年Q2公司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将推出 固态电池:研发与上车进程加速 ◆金龙羽:固态电解质、电芯已进入中试试验,其中,电解质已出样品,在做内部测试 ◆蔚来:150kWh电池包(使用固态电池)在暑假可以用上,试验周期两周,之后将根据情况开放买断等政策 ◆高乐股份:拟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一期1GWh23H1完成电池产品下线,二期1GWh23H2下线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钠电材料周度跟踪(2023.02.13-2023.02.17)

产能统计 #正极: 本周无新增产能,产能规划合计24.2万吨/年 。 #负极: 本周新增产能0.8万吨,产能规划合计12.2万吨/年。 #电解液: 本周无新增产能,产能规划合计6.93万吨/年。 #电芯: 本周无新增产能,产能规划合计20.5Gwh。 行业动态 #1. 近日贝特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钠电正负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实现吨级以上订单,未来将会根据市场需求规划产能。 #2.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表示,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 #3. 雄韬股份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公司此前披露拟建设锂钠电产业园项目,要求说明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及该项目的可行性。 #4.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预测,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达到347.0GWh,届时最大的应用领域将是储能。 #5. 国科炭美硬炭负极千吨级工业示范正在建立中,预计八月中旬建成投产 公司公告 #1. 德创环保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采用“纯固相”工艺生产层状钠电池正极材料,主要通过“低温路易斯酸碱反应”实现骨架离子的均匀化。 #2.华阳股份表示:钠电电芯产线已完成调试优化,能量密度及循环次数均符合公司预期指标。 #3. 中盐化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金属钠产品现主要应用领域为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暂无钠电池企业订单。 #4. 璞泰来与安徽利科共同发起设立浙江利科,加速推进生物基芳纶材料在隔膜涂覆加工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5.…

钠电闭门会总结-2

————————— 如何理解钠电池产业链里边的一体化? 我们调研发现,不少一级以及二级的钠电产业链公司尝试在做钠电材料和钠电芯的一体化,与传艺科技在做的事情类似。我们分析总结如下:(1)离高校科研越近的公司越倾向于做上下游一体化。主要是基于高校实验室内习惯于材料和电芯都自行解决,用电芯检验材料性能,所以在推动产业化落地时,第一反应是材料、电芯同时推进量产;(2)避免受制于人,增强自主可控性。尤其是从电芯往材料领域开拓的企业,认为外购材料成本高,受制于上游;(3)打开公司收入/利润的规模空间,便于公司获取更多的产业资源。 出于以上考虑,部分钠电公司呈现材料和电芯同时布局的态势。实际产业推进过程中,我们预计或出现分化,例如部分企业会逐步认知到自己更擅长在材料生产,专注于生产材料,并寻求与头部电芯厂合作共赢。同时也会有公司坚持推进材料和电芯同时落地。从锂电产业链的经验来看,术业有专攻,能同时将电芯和材料均做到头部水平的难度较大。 关注聚阴离子正极的发展 聚阴离子是理论上很性感的正极路线,成本低,循环高,稳定性较好,适合生产大储电芯。据了解批量化生产的聚阴离子正极售价或在3万元/吨,低于铜基层状氧化物(约4万元/吨),远低于镍基层状氧化物(约5-8万/吨)。 头部电池公司均对聚阴离子技术高度关注,最早一批聚阴离子电芯有望于2023年下半年小批量生产,正极或来自于珈钠能源、众钠能源等头部一级企业。聚阴离子工艺技术本身难度较大(聚阴离子的技术人才远少于层状领域),若有二级公司收购相应一级标的或带来较大弹性。 关注硬碳前驱体规模化生产 钠电负极硬碳产业化的关键:廉价、稳定、批量化的前驱体。圣泉集团有较好的原材料基础,50万吨秸秆对应15万吨生物炭前驱体,是目前市场上比较优质的硬碳前驱体选择,有望兑现一定的业绩弹性。 —————————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

钠电闭门会总结

————————— 钠电降本的进展 2023年钠电应用的关键是降本的进展,钠电降本要与碳酸锂降价赛跑。目前判断预计2023年全年碳酸锂的价格中枢有望在40万元/吨以上(基于需求相对旺盛,供给的释放节奏较慢),预计铁锂电芯全年的售价至少在0.75元/Wh以上,给予钠电发展的黄金时期。钠电目前降本的关键在于正负极(虽然目前电解液价格压力同样较大,但电解液的理论成本较低,规模化后有望快速降本)。 正极方面,目前市场主打的是镍基的层状氧化物,在镍价20万/吨的前提下,其售价在6-8万/吨,下探空间主要取决于镍价(其他材料价格相对稳定)。若镍价在23年没有大幅松动,镍基路线降本面临一定瓶颈,因此业界再次重视(1)铜基的层状氧化物(海钠有专利保护,其他家模仿的难度较大,关注海钠系的普利特、蔚蓝锂芯);(2)硫酸盐系的聚阴离子(成本低,循环寿命高,但生产难度较大,关注鹏辉能源和头部一级企业珈钠能源、众钠能源)。 负极方面,目前市场对硬碳路线-生物质前驱体方向都没有疑义,对佰思格的产品一致认可度较高。目前硬碳的售价在7-8万元/吨,后续佰思格产品售价或有望降到5-7万/吨(也和产品参数有关)。 钠电性能的进展 循环角度,3.8V的电压下实现3000-4000次循环是目前可实现的,但层状氧化物本身有局限,要逼近铁锂的循环寿命难度很大。聚阴离子可以实现8000次+的循环。 克容量角度,正极厂商通过提升电压增加充放电容量,目前4.2V的电压放电容量达到150mAh/g,与磷酸铁锂接近。 钠电的低温性能明显比锂电池更好,在北方的应用推广或成为钠电池发展的重要助力。 产品推广方向: 首先替代锰酸锂,然后在某些场景替代铁锂。铅酸产业链成熟度高,成本低,回收体系健全,替代铅酸需要钠电材料体系进一步优化(需要用理论成本更低的材料体系)。 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撤除。